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郁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雜曲歌辭》
這是一首客鄉游子欲歸不能的“悲歌”。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這位游子借悲歌抒發鄉愁,以遠望聊且當歸。李因篤在《漢詩音注》中評這二句詩說:“‘當’字妙。‘可以當’,不可以當也。看下句自明。” “遠望”當然代替不了歸鄉,因而也無法消除強烈的鄉思,它只能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慰自解,于中顯現出客子“郁郁累累(郁積重重)”的思鄉至情。詩作凌空起句,抒寫婉曲,客鄉游子悲歌遠眺的形象突現于詩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無人”則已無家, “欲歸”還往何處?然而即使有家,天險阻隔, “無船”可渡,也是歸途無路。這二句詩對偶工整,凝煉而富有層次地寫出了客子走投無路的凄涼處境。
愿望與現實的無情對立,使游子的鄉愁由悲苦轉入了絕望:“心思(悲)不能言,腸中車輪轉。”憂思哀感已不能用語言來表述了,它回環心間,如車輪的碾壓滾動,使人煩苦難忍。詩歌的結句,比喻十分生動,形象地傳達了客子永生難消的深沉悲愁。
這首詩所抒寫的懷鄉情緒極為哀痛,雖未明言游子歸鄉不能的客觀社會因由,但從“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的詩句中,可窺測出某些信息:“或邦國喪亂,流寓他鄉;或負罪離(遭)憂,竄身絕域。故詞極凄楚,而無可怨恨。”(朱秬堂《樂府正義》)指出游子的悲苦可能與社會的動亂有關,這個見解是值得珍視的。
本篇氣韻高古,格調悲涼,可說是漢樂府中抒寫鄉愁的一首代表詩作。
上一篇:《心事》原文|賞析
下一篇:《情投意投》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