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
[同,亦和也。和者,和其詩也。同者,同其題也。如張說和蔡起居《偃松篇》,亦曰遙同。]
天長地闊嶺頭分,
去國離家見白云。
洛浦風光何所似,
崇山瘴癘不堪聞。
【前解】
一,“天長地闊”,用一“分”字,是正在嶺上欲過未過時。二,“去國離家”,用一“云”字,便是已過嶺下去也??此麑懸弧斑^”字,便寫出如許分寸,而又毫不費手,真使后人何處復得臨摹。四,欲告訴過嶺苦趣;三,忽折筆反先致問都下。后來唐家三百年詩人如山,但學得此一折筆者,便自雄視一世,鼎垂千年去也。先生開創(chuàng)之功,豈可誣哉。
南浮漲海人何處,
北望衡陽雁幾群。
兩地春風萬余里,
何時重謁圣明君。
【后解】
人,即員外也。何處,言過嶺以去,杳莫可問也。雁幾群,遍指京華士大夫也?!皟傻亍弊?,正接“南”字、“北”字。“兩地”“萬余里”,中間插“春風”字,妙!便接出末句之“何時”。[衡陽雁飛不到,而猶曰北望,則其去極南可知也。衡陽雁飛不到,而問其幾群,則自望極北可知也。末句“何時重謁”,苦處卻在七之“春風”二字,細細吟之。]
上一篇:金圣嘆《贈黃校書先輩璞閑居》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鄭秀才東歸憑達家書》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