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原文】
美女渭橋[1]東,春還事蠶作。
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2]。
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
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3]。
綠條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4]且不顧,況復論秋胡[5]。
寒螀[6]愛碧草,鳴鳳棲青梧。
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7]。
【注釋】
[1]渭橋:泛指漢、唐時期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梁。
[2]五馬:漢代太守出行時乘坐五馬之車,因此以“五馬”為太守的代稱。這里泛指富人的車駕。金絡:即金絡頭。
[3]名都:著名的都城。
[4]使君:州刺史之稱。
[5]秋胡:魯人秋胡成婚五日就赴陳做官,五年后回家,在路上看到一個采桑的婦人。秋胡調戲人家,許以千金,被嚴詞拒絕。到家里才知道那個被自己調戲的采桑婦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十分慚愧,他的妻子也因悲憤而投河自殺。
[6]螀(jiāng):蟬的一種。
[7]踟躕(chí chú):雙聲連綿詞,來回走動。此處意為因留戀而不愿離去。
【賞析】
《陌上桑》,樂府《相和歌辭》舊題。這首詩是一首語言優美、風格詼諧的民間敘事詩,寫的是秋胡戲妻的故事。詩中贊揚了羅敷的堅貞自潔,詩人也用以寄托自己對國、對君的忠誠。
此詩寫一位忠貞女子自有所愛,富貴不能動其心。第一段是詩人敘述,第二段是美女對富家子相謔的回答。全詩分上下兩段。“相謔”以上為第一段,寫美女采桑,富家子相墟。其中對馬匹車駕的描寫,用以烘托富家子富匹王侯,是表現主題的伏筆。“妾本”以下為第二段。“妾本羅敷女”四句自言貌美。上二下句虛寫,說自己美如古詩中的羅敷女,容貌在都城都很出名。下二句實寫,說自己去城邊采桑時,白嫩的手在綠葉映襯下,更加漂亮。“使君且不顧,況復論秋胡”表白自己既不傾慕權勢,也不為金錢所動。“寒蜜”四句說明自己不被權勢和金錢所動的道理。她愛自己的所愛,就像寒蟬愛碧草、鳳凰愛梧桐一樣。自己芳心有向,別人就別瞎費心思了。“托心自有處”,是全詩之綱。
對于此篇的作意,《樂府詩集》引崔豹《古今注》說:“《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為趙王家令,羅敷出采桑于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羅敷巧彈箏,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趙王乃止。”而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以為:“案其歌辭,稱羅敷采桑陌上,為使君所邀,羅敷盛夸其夫為侍中郎以拒之。”鄭樵《通志》以為《陌上桑》有兩首,一為《秋胡行》,一為《艷歌羅敷行》。前詠秋胡,后詠羅敷,都寫男子調戲女子遭女子拒絕的故事。
上一篇:陸游《黃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馬周《凌朝浮江旅思》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