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律先生之官粵西奉送三律
其一
廿載清曹剖郡符(2),傳聞粵嶠太崎嶇(3)。
已知毒霧終朝有,較似浮云蔽日無。
蜑戶馬人謡宦蹟(4),蛇羹鷸醬餉官廚。
灕江定有追鋒召(5),不擬浮湘憶左徒(6)。
其二
蛾眉漢輦幾人同(7),外補真緣妬入官(8)。
久矣文章能作囗,囗聞羅織近成風(fēng)(9)。
賦狙已笑時人拙(10),談虎翻疑世局工(11)。
水意山情饒部內(nèi)(12),未甘五馬換三公(13)。
其三
朱方自昔寓名賢(14),驛路寧辭路八千。
朝事玄黃龍戰(zhàn)野(15),炎邦青白瘴連天。
風(fēng)騷盛播銅標(biāo)外(16),光怪都收海市邊(17)。
臺閣異時論勝概(18),畫屏追指應(yīng)山川。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爾律:即岳和聲,字爾律。
(2)剖符:古代帝王封諸侯或功臣,把符節(jié)剖分爲(wèi)二,雙方各執(zhí)其半,作爲(wèi)信守的約證。
(3)嶠:尖而高的山。
(4)蜑戶:“南蠻”的一種,多居水上,捕魚爲(wèi)業(yè)。馬人:也是古代南方一種少數(shù)民族。韓愈《送鄭尚書赴南海》有“上日馬人來”之句。
(5)追鋒:即追鋒車。《晉書·輿服志》:“追鋒車駕二,追鋒之名,取其迅速施于戎陣之間。”
(6)左徒:官名。戰(zhàn)國時楚國設(shè)置。參與議論國事,發(fā)布號令,出則接待賓客。屈原曾任此職。這裏“左徒”指屈原。
(7)蛾眉:亦作娥眉。女子長而美的眉毛。也用以形容女子貌美。此指蛾眉遭妬,用漢武帝陳皇后事。陳皇后因受其它妃子的嫉妒而失寵,被幽居在長門宮。后常用以比喻臣子遭讒而被疏遠(yuǎn)。輦:車,秦漢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車。
(8)外補:舊時京官外調(diào)稱外補。緣:因爲(wèi)。此兩句用美人代指岳爾律,説他出守慶遠(yuǎn)是遭人嫉妒。
(9)羅織:虛構(gòu)罪名,陷害無辜。《舊唐書·來俊臣傳》:“招集無賴數(shù)百人,令其告事,共爲(wèi)羅織,千里響應(yīng)。欲誣陷一人,即敷處別告,皆是事狀不異,以惑上下。”
(10)賦狙:《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zhòng)狙皆怒。曰‘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爲(wèi)用。”意謂以詐術(shù)欺人。賦,給與。狙,獼猴。
(11)談虎:即談虎色變。 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情緒就非常緊張。世局:時局,時事。工:精巧。
(12)“水意”句:廣西的山水有情趣,遠(yuǎn)比在京城部裏當(dāng)官好。饒:多。
(13)三公: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quán)的最高官員。
(14)朱方:地名,春秋吳邑,今江蘇丹徒縣地。《左傳·襄公二十八年》:“(齊國慶封)奔吳,吳句余予之朱方。”后用以指代賢者所居。
(15)龍戰(zhàn):《易·坤》:“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后因稱羣雄爭奪天下爲(wèi)“龍戰(zhàn)”。這裏指朝廷上的傾軋。
(16)風(fēng)騒:國風(fēng)和離騒,此指中原文化。銅標(biāo):指銅柱,是伏波將軍馬援平蠻立功,在邊界所立的標(biāo)記。
(17)海市:《夢溪筆談·異事》:“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
(18)臺閣:東漢以尚書輔助皇帝,直接處理政務(wù),因尚書臺在宮廷建筑之內(nèi),故有此稱。勝概:即勝景。
沈德符
沈德符(公元一五七八——一六四二),字景清,又字虎臣,明代嘉興(今浙江嘉興縣)人。萬曆舉人。祖、父皆以進士爲(wèi)京官,因此得習(xí)聞故事。中年南歸,仿《集古録》撰《野獲篇》。所録多萬曆前的朝章國故,里巷瑣語,頗有史料價值。另有《顧曲雜言》等。
朝代:明代
籍貫:浙江嘉興
上一篇:黃福《寓憑祥縣有懷奉陳吏部》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應(yīng)徵《岳爾律以容臺積俸六年出守慶遠(yuǎn)録送四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