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即三國時的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 人。175年舉孝廉,任洛陽部尉,后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官職不斷提升。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但208年于赤壁敗于孫劉聯軍,以致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時年66歲。后子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
曹操是杰出的軍事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同時還是出色的文學家。此外,其書法、音樂、圍棋技藝亦接近國手的水平。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了豪強;他精于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他善寫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均抒發了他的政治抱負,體現其氣魄雄偉、慷慨悲涼的詩風;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潔。他的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入選教材作品
1。《觀滄海》(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出版社教材七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一冊)
2。《龜雖壽》(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二冊)
上一篇:文天祥(南宋)
下一篇:柳宗元(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