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賈生》原文|注釋|賞析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②,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③。
可憐夜半虛前席④,不問蒼生問鬼神⑤!
·注 釋
①賈生:指賈誼,西漢初期政治家。年少多才,多次上疏,提出一系列政治、軍事建議,漢文帝召為博士。因被權(quán)臣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后蒙皇上召見,仍未被重用。
②宣室:漢長安城中未央宮正殿,是皇帝在大祭祀前齋戒居住的地方。賢:指賈誼。后“逐臣”同。
③才調(diào):才能,才氣。無倫:無與倫比。
④可憐:可惜。虛:空自,徒然。前席:古人席地跪坐,在兩人談話投機(jī)時(shí),傾聽的一方常不自覺地從所坐席上向前移動靠攏。
⑤蒼生:指人民,老百姓。
·導(dǎo)讀入境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這首詩即以此為題材。作于大中二年(860)。
漢文帝求賢殷切,召回了被放逐之臣,并迫不及待地在宣室接見問事。而這被召見的賈生是才華橫溢、格調(diào)非凡、無與倫比的賢士。明君賢臣相聚一室談得很投機(jī),以至夜已過半還渾然不知。且不自覺地移席向前,身體越挨越近。然而,真是可惜嗎! 為什么呢? 原來文帝向賈生虛心討教的并非治國安邦的宏謨大計(jì),竟是荒誕不經(jīng)的鬼神問題。
·賞 析
這首詩通過歌詠賈誼的故事,諷刺了封建帝王求神問道的虛妄無益以及好鬼神輕人才的愚昧。此詩選材的角度獨(dú)特。它不是從賈誼被漢文帝貶謫,親近無門,言路阻塞的角度寫起,來感嘆他懷才不遇,而是截取君臣相見問事的場景將讀者帶進(jìn)特定情境,去感悟歷史,領(lǐng)會詩人對最高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濫用人才的辛辣諷刺意味。由此可見詩的著眼點(diǎn)不在個(gè)人的窮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統(tǒng)治者,也包括漢文帝那樣的明君都往往不能真正重視人才,發(fā)揮他們的才干的弊端。
除此之外,這首詩還巧妙運(yùn)用了正出反結(jié)的手法。首聯(lián)求、訪、贊層層推進(jìn),把文帝求賢心切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尾聯(lián)反結(jié),打開懸念,一句“不問蒼生問鬼神”,把詩的矛頭直指崇佛媚道、不顧民生、不任賢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有諷有慨,寓慨于諷,發(fā)出懷才不遇的深沉感嘆。
·思考題
1.請把本詩與《病梅館記》、《馬說》相比較,看看選材角度有什么異同。
2.本詩中賈生的遭遇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shí)?
上一篇:杜牧《泊秦淮》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閑適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