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南去永1,野渡暫維梢。古戍懸魚網,空林露鳥巢。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自笑無媒者,逢人作《解嘲》2。
【校記】
1.去,《全唐詩》一作“出”。
2.作,《全唐詩》一作“即”。
【箋釋】
[新安江] 《方輿勝覽》卷一六“徽州”:“新安江,自歙縣來者出黟山,自休寧者出率山,自績溪者出大鄣山,自婺源者出浙山,自浙江、沂、休寧者為灘三百六十。”《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睦州桐廬縣”:“新安江,自歙州黟縣界流入縣,東流入浙江。”
[江源] 此處指新安江。
[維梢] 系船停泊。梢,通“艄”。船舵之尾,借指船。南朝梁何遜《和劉咨議守風》:“息榜已云久,維稍晨已積。”逯欽立輯校:“本集作梢。”唐儲光羲《登商丘》:“河水日夜流,客心多殷憂。維梢歷宋國,結纜登商丘。”
[解嘲] 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釋。揚雄《解嘲序》:“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創《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號曰《解嘲》。”唐王維《重酬苑郎中》:“揚子解嘲徒自遣,馮唐已老復何論。”
【評論】
《中興間氣集·章八元》:八元嘗于都亭偶題數言,蓋激楚之音也。會稽嚴維到驛,問八元曰:“爾能從我學詩乎?”曰:“能。”少頃遂發。八元已辭家,維大異之,遂親指喻。數年詞賦擢第,如“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此得江山之狀貌矣。
《唐音癸簽·評匯三》:章八元學詩于嚴維,如“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得山水狀貌。
上一篇:《章八元(一首)》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張南史(六首)》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