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緒·春怨》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只有《春怨》這一首小詩保存了下來,它只二十個字,且寫得通俗流暢,乍看似無甚驚人之筆,卻為何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詩的前兩句寫女主人公的動作,她趕走了曉唱的黃鶯,不讓它在窗前枝頭上啼叫;詩的后兩句是女主人公的獨白,她說:黃鶯啼叫會驚醒了我的夢境(“妾”是古代女子自謙之稱),讓我不能在夢中直奔遼西。
敘事、獨白,內容多么簡凈、明白,女主人公形象又是多么天真、靈俏。然而在這簡凈、明白、天真、靈俏的表象之下,蓄含的卻是巨大而深厚的社會內容、曲折而豐富的心理流波。
女主人公思念的“遼西”即遼河以西,當時唐代的邊境,可見她的愛人當是一位駐守邊防久戍不歸的征夫。由此,晚唐邊境的不寧,服役輪換制的破產,強征民夫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破壞……已盡在不言之中了。女主人公盡管天真,她真能天真到不知夢境為虛幻的程度嗎? 只是現(xiàn)實中的歡聚早已成為泡影,不得不尋求夢境中虛幻的慰藉罷了,這盡管如水中月、鏡中花,但畢竟還是月與花呀! 片刻的時間雖短暫,但對于女主人公來講,不也非常珍貴嗎? 追求虛幻的夢境來慰藉現(xiàn)實中的孤寂凄涼,這女子真可說是“情癡”了,我們似乎已聽到了她那思夫心弦的顫響。然而這可憐的愿望竟也難以得到滿足。她能怨誰呢? 怨朝廷、怨兵制么? 恐怕她還不可能有這膽識;怨天、怨地、怨命運么?恐怕她還不至如此迂腐;于是一腔哀怨泄之于無辜的黃鶯,“打起黃鶯”,祈求得到一個好夢。
詩歌單純的內容背后是嚴酷的社會現(xiàn)實,明快的情調背后是沉重的感情磨難,天真的形象背后是凄楚的淚水,“打起黃鶯”這偶然情節(jié)背后是一對青年夫妻生離死別的人生經歷。只不過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言,而把一個巨大的藝術空白留給了后人。以單純寫嚴酷,以明快寫沉重,以天真寫凄楚,以偶然情節(jié)寫必然的人生慘劇,總之是用辯證的藝術手段,以清新雋永的喜劇形式來表現(xiàn)血淚斑斑的悲劇內容,外在表象與內在意蘊形成巨大的感情逆差,從而造就了一個幅短情長、語淺意深、不盡之意設于言外的藝術境界。這就是《春怨》所獨擅的藝術特征。這首小詩恐怕也正是因此而傳誦不衰;金昌緒有了這一首小詩也足以使他立于唐代詩林而不朽了。
南朝樂府民歌《讀曲歌》中有一首:“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愿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春怨》的主題雖與此全不相同,但在藝術構思上顯然受到這首民歌的啟示。
至于古人論此詩“篇法圓緊”(見明王世貞《藝苑巵言》),今人論此詩在夢境處理上有新穎的構思(見《唐詩小札》),用“掃處還生”、“層層倒敘”的藝術手法而“篇外見深度”(見《唐詩鑒賞辭典》)……都是極其精到的見解,此處就無庸續(xù)貂了。
上一篇:《王僧孺·春怨》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韋莊·更漏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