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古意》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妾自夢香閨,忘郎在遠道。
不慣別離情,回身向空抱。
《古意》是南朝樂府舊題,多寫閨思。有的擬作無具體對象,有的則確有所指,如南齊詩人鮑令暉就有《古意贈今人》之作,抒寫“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見”的幽怨。本詩不僅是閨思之作,而且確有所憶之人。
詩作于乾隆十七年(1752)。這一年,詩人于歸隱多年之后,又曾短期復官陜西,只身遠方赴任,深悔宦途誤人,便假托思婦的口吻,抒寫對親屬的懷想。同期,詩人還作有寫給愛妾的《寄聰娘》詩,嘆息自己不該“生把黃金買別離。”本詩中“郎”即詩人已無疑問,“妾”則很可能便是那位名叫“聰娘”的少婦。
詩為古絕,總共才二十個字,但卻寫得細膩生動,余味無窮,將閨中少婦的孤眠閑愁,勾畫得真切入微。
四句詩,集中描寫一個細節:思婦于睡夢之中,渾然忘卻早已與郎君分手,仍習慣性地回過身來,伸臂欲將情郎抱入懷中。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思婦既能于夢中得見郎君,足見其晝夜思念之精誠;然而,盡管能于睡夢中“忘郎在遠道”,卻只能于實際中“回身向空抱”。這一生活細節,尋常夫婦都有體驗,一經詩人道出,頓覺宛在目前;但對思婦的心緒,詩人卻并未直接披露,只是將多種情致,蘊含于細節刻畫之中。少婦夢中回身抱郎,醒來但見一片虛空,她內心該有幾多感慨,不能不引發讀者的思索。也許,她醒來會輾轉反側,通宵不寐;也許,她醒來會茫然若失,黯然垂淚;也許,她會自笑回身空抱的失態;也許,她會追憶夫婦同眠的歡快……這種種情懷,盡可由讀者懸想臆測;詩人雖未著一字,卻已經盡得風流。
詩是最精煉的文學形式,最講求言外之意,小詩更應戛然而止,以叩開讀者心扉。從這點看,本詩確系耐人尋味的佳作。其語言明快婉麗,頗具江南民歌韻味。實際上,本詩正是對民歌的自覺模擬,與南朝樂府民歌有明顯的承傳關系。詩作的精巧構思,直接淵源于《讀曲歌》中的一首歌詞:“思歡不得來,抱被空中語。月沒星不亮,持底明儂緒? ”不過,《讀曲歌》是對情郎未來赴約的悵恨,立意抱被權當抱郎;袁枚所作則是思念郎君的幽怨,立意是欲抱郎君而不可得。二詩都在“抱”字上作文章,特別切合閨閣深宵的情境。
突破禮教樊籬,直寫夫婦間纏綿恩愛之情,是袁枚詩作的一大特色。他主張:“且夫詩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詩。情所最先,莫如男女。”(《答蕺園論詩書》)本詩正是實踐其創作主張的產物,也確有摯情蘊于詩中,故讀來真切動人。
上一篇:《沈佺期·古意》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古絕句四首(選二)·古絕句四首(選二)》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