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枚《赤壁》詠[湖北]·三國赤壁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杜枚
折戟沉沙鐵未銷①,自將磨洗認前朝②。
東風不與周郎便③,銅雀春深鎖二喬④。
【題解】
湖北有三處地方被稱為赤壁:一在蒲圻縣長江南岸;一在武昌東南,又名赤磯,亦名赤圻;一在黃岡縣(即舊黃州冶),亦名赤鼻,下有赤鼻磯。據研究,蒲圻長江南岸之赤壁當為三國爭戰之赤壁,黃岡赤鼻磯則因蘇軾前、后《赤壁賦》而著名。有人認為杜牧這首《赤壁》詩也詠的是黃岡赤鼻磯,因杜牧會昌三年(843)曾任黃州刺史,但從詩本身尚看不出這一點。此詩歷來被稱為懷古詠史的佳作。作者從眼前所見“折戟”這一細節引出對500年前赤壁大戰的慨嘆,后兩句看似從不經意處落筆,卻頗耐尋味,顯得輕靈蘊藉。杜牧向以知兵自負,所謂“東風不與周郎便”,既有對周瑜的傾慕,或許多少還有些阮籍登廣武山俯視劉、項爭兵之戰場,嘆“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的意思。
【作者】
杜牧,唐代詩人,生平見前江蘇《泊秦淮》詩。
【注釋】
①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宋謝枋得《唐詩絕句注解》:“予自江夏溯洞庭,舟過蒲圻縣,見右壁有‘赤壁’二字,因登岸,訪問父老,曰至今土人耕田園者,或得弩箭,鏃長一尺有余,或得斷槍,想見周郎與曹公大戰之可畏,此詩‘磨洗折戟’非妄言也。”②將:拿起。③周郎:周瑜。④銅雀:銅雀臺。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建于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以樓頂鑄有大銅雀而得名,為曹操游宴之處。二喬:大喬、小喬姐妹。“喬”,史書作“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載,瑜隨孫策征皖,“時得橋公二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上一篇:(明)吳桂芳《東湖》詠湖北東湖詩詞
下一篇:(宋)陸游《荊州歌》詠湖北荊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