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浩然《夜歸鹿門歌》詠[湖北]·鹿門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①,漁梁渡頭爭渡喧②。
人隨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③,忽到龐公棲隱處④。
巖扉松徑長寂寥⑤,惟有幽人自來去⑥。
【題解】
鹿門山原名蘇嶺山,在襄陽縣東南20公里。北臨漢水,南接霸王山。東漢時襄陽侯習郁建山神祠,祠前刻二石鹿夾神廟道口,人稱鹿門廟,故山亦改名鹿門山。漢末龐德公、唐代孟浩然、皮日休曾在此隱居,明嘉靖時曾建三高祠以紀念三人。此詩即為作者隱居鹿門山時所作。詩寫傍晚時分由襄陽經峴山往鹿門山隱居處途中的情景。前四句寫行程,后四句寫途經龐德公隱居之處所見。全詩平淡自然,一位隱逸詩人的形象、意趣卻盡在其中。
【作者】
孟浩然,唐代詩人,生平見前浙江《經七里灘》詩。
【注釋】
①晝已昏:天色已昏暗。②漁梁:洲名,在峴山附近漢水之中。喧:喧鬧。③開煙樹:謂煙霧散開,顯現出樹木。④龐公:即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襄陽人。因其年長,人稱之為龐公。原住魚梁洲,后攜妻子隱居于鹿門山。⑤巖扉:山中巖穴的門扉。⑥幽人:幽居之人,謂隱者。
上一篇:(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詠湖北峴山詩詞
下一篇:(清)朱倫瀚《武昌秋興》詠湖北武漢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