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曉文
中篇小說。作者阮朗(香港)。發表于《長江》1982年第2期。這是一個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香港的傳奇故事。失業的陳亞青和未婚妻小英、小英的哥哥鵬哥三個人打短工深夜回家,路上拾得日本兵的一箱金子,搬回家被人碰上太危險,他們就先把金子藏在山上。第二天三人去取時,箱子已經沒有了。原來他們當時被干單幫的刀疤李、大只孫、傻子張盯上。金子被抬到刀疤李的姘頭家里。刀疤李想獨吞黃金,支走大只孫、傻子張后,另擇新居。恰好雇用了小英做住家工。刀疤李想借太太生日之際騙來大只孫、傻子張尋機滅口。他的姘頭卻愛著大只孫,想干掉刀疤李后同大只孫遠走高飛。大只孫指使傻子張去放毒,毒死了刀疤李。傻子張在找金子時喝了姘頭的毒咖啡死去。鵬哥和亞青雖有小英做內線,但未得手。金子被大只孫和姘頭帶走,而鵬哥他們拾到了大只孫的身份證。大只孫出來找房子又被鵬哥盯上。鵬哥三人寫了封恐嚇信,要求與大只孫分金,大只孫先與鵬哥敷衍,給了鵬哥假金條。鵬哥得到“金條”后想拋開亞青自己獨吞,威逼小英離開亞青。當他在金店兌換時得知金色是假的,便求助于兩個警察。姘頭本來說好與大只孫一起找有汽艇的大口陳幫忙,后改變主意想獨吞,就一個人攜金條去找大口陳。大只孫回到家里不見姘頭和金條,十分惱火。鵬哥帶警察前來痛打了大只孫,然后四個合作去追姘頭。一直盯梢的亞青也在追姘頭,小英不放心又去追亞青。姘頭找到了大口陳,但后有追兵無法乘汽艇,便乘車繼續逃命。在海邊,奪金者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生死搏斗。大只孫、姘頭、警察、大口陳及其兩個幫手先后斃命。鵬哥自己得到了金條,就在他不聽亞青和小英勸阻,準備駕艇逃跑時,重傷的警察開槍打死了鵬哥。小說揭露了見錢眼開、謀財害命的黑暗舊社會,批判了金錢至上、見利忘義的丑惡思想。小說有濃厚的傳奇色彩,情節緊張、曲折,線索交代清楚,敘述有條不紊,扣人心弦,是通俗小說中的優秀作品。
上一篇:楊華《向秀麗》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聽歌》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