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晏嬰·景公嬖妾死
戰國軼事小說。舊題晏嬰撰。原載《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意林》、《太平御覽》三九五亦引載此故事(文字有異)。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錄入。作品描述: 齊景公的寵妾嬰子病死,景公守尸三日而不入斂,把尸膚放于席上,望之復生。左右侍者皆勸諫,景公不聽。晏子入見,勸告說有個搞法術的和一個醫生都愿來治嬰子“病死”。景公大喜,站起問道: “病死還能治活嗎?”晏子說試試看,請主上屏除不潔之物,沐浴后而進飲食,把病者隔離到一個房間里,術士好做起死回生法術。景公信而許諾,就沐浴去了。晏子命抬棺材的人把尸體入斂。事畢,勸告景公說:“醫士已不能治這種病,死者已被裝斂進棺材,不敢不向您稟報。”景公氣得臉都變了,很不高興,說晏子這是假借醫病的名義,而命君主不能親視病妾,裝斂時也不讓君主知道,君主不過是虛名而已。晏子勸說: 死者絕不能復生,君上行僻從邪,薄于賢人之禮,而厚嬖妾之哀,不合古之圣王“畜私不傷生,斂死不失愛,送死不失哀”之道。景公被說服,就令按照晏子說的辦。故事通過齊景公嬖妾嬰子之死,而景公守尸三日而不斂,晏子勸諫止哀之事,諷諭了君主不顧國事,“哀以害性”的愚暗行為,贊揚了晏子高超的勸諫才能。景公因寵妾“朽尸以留生”,晏子察覺這種愚暗僻行用一般勸諫方法難以奏效,就以進醫起死回生之事“權誑”(孫星衍注)景公節哀,景公信以為真;晏子趁機命人將尸收斂,然后再向景公導之以明王之理,說之以厚哀之害,景公不能不被情理折服。這里,似乎“誑君”為“君子之非”,但這確實是“賢于小人之是也”(本書孔丘評語),是高明之招,也生動地刻畫了晏子的才智。故事情節帶有戲劇性,引人入勝。
上一篇:《先秦·晏嬰·晏子辭景公更其宅》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智擒山臊》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