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夏庭芝撰。夏庭芝(約1316~?),字伯和,一作百和,號雪蓑,別署雪蓑釣隱,一作雪蓑漁隱,江蘇華亭(今上海市淞江縣)人。《錄鬼簿續編》記有其家世:“喬木故家,一生黃金買笑,風流蘊藉。文章妍麗,樂府、隱語極多。有《青樓集》行于世。”書名中的“青樓”指妓院,書中所記載的妓女大多為元代著名戲曲、曲藝演員,其中包括演雜劇、院本、嘌唱、諸宮調、舞蹈的各色女藝人。專條記錄者74人,附見各條者42人,同時提及的男演員35人(其中多數是女藝人的丈夫),見于姓氏的戲曲作家、散曲作家和詩人,以及“名公士夫”等50余人。女演員按其師承和家傳輩份分為早中晚三期,從中可以窺知雜劇表演從以唱為主、表演為輔逐步向戲路專精、性格化表演的轉變過程,特別對一些“才藝兩絕”、名重當時的戲曲歌舞演員,如雜劇藝人珠簾秀、賽簾秀,南戲藝人龍樓景、丹墀秀,諸宮調藝人趙真真、楊玉娥等,以同情之筆記下了這批著名女演員的藝術生涯和她們被侮辱、被損害的遭際。如稱珠簾秀為“雜劇為當今獨步”,“后輩以‘朱娘娘’稱之”,足見其演技之高。其高足賽簾秀亦有乃師風范,“中年雙目皆無所睹,然其出門入戶,步線行針,不差毫發,有目莫之及焉。聲遏行云,乃古今絕唱。”又如擅演花旦雜劇的李嬌兒和張奔兒,各有專精,人稱李為“風流旦”,張為“溫柔旦”。戲曲家邾經為此書作序,盛譽作者“歷歷青樓歌舞之妓,而成一代之艷史傳之也。雪蓑才行,不下時俊”,又說:“優伶則賤藝,樂則靡焉。……黃四娘托老杜而名存,獨何幸也! 覽是集者,尚感士之不遇”。有元一代造就了無數戲曲人才,其中150余名戲典作家的事跡,賴鐘嗣成《錄鬼簿》以傳;其中150余名演員(主要為坤角)的身世,因夏庭芝《青樓集》而獲載,二書堪稱元代戲曲著中的“雙璧”。
此書較早的版本為元末陶宗儀的《說郛》本,但誤題作者為“黃雪蓑”。另有《古今說海》本、現存各種版本大致分為明抄《說集》本和清趙魏抄校本(藏北大圖書館)為一類,其余各種為一類。195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收有此書,1982年再版,1990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孫崇濤、徐宏圖《青樓集箋注》本,較為精善。
上一篇:《隋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靖康稗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