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稗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靖康稗史》共包括《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甕中人語》、《開封府狀》、《南征錄匯》、《青宮譯語》、《呻吟語》、《宋俘記》7種記載北宋靖康之變的野史。其中后5種本來是確庵于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編訂的《同憤錄》下帙,但當度宗咸淳三年(1267)耐庵于臨安顧氏家發現這個稿本時,它的上帙已經散佚無存,耐庵在《同憤錄》下帙的基礎上,又增補了《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和《 中人語》兩種,編成了這部備述“靖康禍亂始末”的《靖康稗史》。此書的兩位編者確庵和耐庵姓氏均無考,有人猜測耐庵就是《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但施耐庵至少晚于這個耐庵一個世紀,這個推測是毫無根據的。
《靖康稗史》從不同的角度,記載了宋金交惡、宋都汴京陷落始末以及北宋宮室宗族北遷的情況。其作者大都是身歷其事的見證人,因此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是靖康之變的前一年尚書司封員外郎許亢宗出使金國而留下的出使記錄,它的執筆者是許的隨員管押禮物官鐘邦直。因為這個行程錄反映了靖康事變前夕宋金關系的一些情況,所以耐庵將它補入本書中。這個行程錄還見于《三朝北盟會編》和《大金國志》中。宋人韋承作的《甕中人語》和金人李天民輯錄的《南征錄匯》,從兩個方面詳細記載了汴京陷落和金軍逼迫宋帝投降的整個過程。《南征錄匯》的內容全是編者從9種宋金人的著述中輯錄而來的,并且大都注明了出處。《開封府狀》則是城陷后宋廷向金軍投降過程中雙方往來公文的匯編,是一份最原始最客觀的歷史檔案記錄。《青宮譯語》、《宋俘記》和《呻吟語》都是專記宋帝和宗族北遷以及北遷后的情況。《青宮譯語》的作者王成棣作為金軍的翻譯人員參加了對高宗生母韋氏的押送,但在《靖康稗史》中收錄的只是此書的一個節本。金人可恭作的《宋俘記》也是一個殘本,原書共分“宮眷”、“宗室”、“戚里”、“臣民”4部分,現只存前兩個部分。《呻吟語》的作者是一個跟隨宋帝北遷的朝廷臣僚,其姓氏不詳,詞事下限迄于紹興十二年徽宗棺柩南返。
《靖康稗史》編成后很快就在國內失傳,清光緒年間才從高麗傳入國內,為著名藏書家丁丙所收藏。1988年中華書局出版《靖康稗史箋證》。
上一篇:《青樓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革命軍》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