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徐中行
字子輿,一作子與,號龍灣、天目山人。長興(今屬浙江)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初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出為汀州知府,尋以父憂歸。后補汝寧知府,因事謫長蘆鹽運判官,遷端州同知,擢山東僉事,歷云南參議、福建副使、參政,累官至江西布政使。卒于官。中行為“后七子”之一。其一生游宦四方,故其詩多能描繪各地山川風貌和社會習俗,并時時寄寓著詩人到處奔波的無限感慨、懷念鄉土的悠悠情思。其《初入滇關》的“白日開南徼,青天豁大荒”兩句,形象地概括了滇疆的景色,觀察細致,筆力蒼勁。貴州人陳田認為后句“非至滇境者不知其妙”(《明詩紀事》)。《盤江驛舍阻雨寄汪惟一》在勾勒了“春早蟄龍蒸赤水,夜深山鬼嘯青林”的盤江驛舍后,自然流露出“誰憐道遠妻孥累,實恐衰年癘病侵”的惆悵。《暮發滁陽》則在“懸崖青欲滴,芳草綠堪迷”的滁陽美景中,發出“洵美非吾土,翻然憶故溪”的感嘆。中行擅長七律。胡應麟《詩藪》評論其詩“宏大雄整,卓然名家”,如《山陵道中風雨》、《答孫侍御秦中見懷之作》、《送莫廷尉之任南都》,皆是蒼然爽健的作品。但部分律詩也有刻意學杜而未臻化境的毛病。著有《天目山堂集》二十卷、《青蘿館詩》三卷。其生平見王世貞撰《天目徐公墓碑》(《國朝獻徵錄》卷八六)、王世懋撰《徐方伯子與傳》(《王奉常集》卷一四)、《明史》卷二八七、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歸潛志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徐孝穆集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