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窗閑話》簡介|鑒賞
軼事小說集。八卷續八卷,存道光己亥年鐫的正集原刻本,道光庚戌年鐫的續集本(均系敬義堂藏板),以及光緒年間北京文英堂、善成堂刻本、申報館叢書本等。吳薌厈(熾昌)著。據道光甲申七月長白山人之序介紹:“吳生,余所取士也,遇余時正在壯年……及甲申來都,已越二紀,猶是一領青衫,而從事于蓮華幕里,因貧改途,深為可惜。”知他生涯點滴,屢試不第,“不得其用”,長期為人幕僚,故而本書三入訟師二則,想是他的生活記錄,復有《巧令三則》、公案數篇,也是他在幕府的體驗之得。又據續集道光庚戌(1850)吳氏自序中“仆古稀已屆”之語,知他創作時間長達半個世紀以上,身歷乾隆、嘉慶、道光,閱歷非淺,成果自豐。
作者身處民間,多年游幕,見多識廣,故本書除談鬼十三則、語怪七則、述狐數篇外,多敘人事,反映清代文言小說的視角與取材的特點。如卷一《呆官》以諧謔之筆排比某官之呆事,“且此官之呆,勝于自以為精明強干者多矣”,“世之親仆用事,賄賂公行,奔競上官,即登薦牘,挪移虧欠,旋入咨追,較此官未知誰呆也。”續集卷二《聀謬》則嘲諷“銅進士” (指按捐例為官者)之未習儀禮,致多錯謬,傳為笑柄。卷一《公大將軍延師》,如《世說新語》“汰侈”門中有關石崇要客燕集諸篇,本文從其子之師目睹之事,刻露公大將軍之兇橫豪奢。卷四(下同)《查商》敘以鹽務起家者,在津門曰“北查”,據冀北豫東為“南查”。《場外孝廉》敘科舉之弊,富賈盜取張某監照,以數千金訂某貢生頂名代試,卒使未入考場的張某中式。《瘦馬》敘金陵人販子之賣女重售,選其俊秀者延師教之,長大或與宦商為妾,或入妓院,名之曰“養瘦馬”。
本書既抨擊黑暗,又表彰俠義。卷四《郝連大娘》頌樵妻郝連大娘抑己尊人,讓利趨義,以己子易鄰子于所遇之狼群。續集卷一《黃大王》謳歌為民治黃的黃大王。續集卷四《金山寺醫僧》贊名醫葉天士恥不及人,拜僧為師,精益求精。續集卷二《烏蛇已癩》其事與《夜雨秋燈錄·麻瘋女邱麗云》同,惟遜于彼。本書有一組武俠篇,短小精悍,技法高超,標志著近代武俠小說的發達與進展。如卷三之《孫壯姑》、續集卷一《難女》、卷三《金標客》,皆有佳妙處,尤以卷二之《某駕長》、《白安人》為勝。前者狀小舟駕長之勇力,迫令眾惡僧懾服,后者狀武職之女途遇巨寇,弱質頓成強身,以鐵丸擊中賊帥。
此外,卷三《和闐玉鼠》以骨董鬼偶得夜光玉琢成之鼠,隨即起家為經,敘文物至寶之珍奇,亦復可觀。
本書多摭拾舊事錄而敷演之,事雖曲折離奇而意卻平庸無新。如談鬼十三則與語怪六則皆取自客談,僅博一笑或一驚。訟師六則言其惡謀,變法亂紀,“魑魅魍魎,俾人人知所鑒而破之”,與《巧令三則》之三,多狀其詐則巧,謂其奸則智,均欲抑反揚,或“彼詐而吾詐之”,為獵奇而忽略勸善懲惡的效果。作者有江湖氣、正義感。“生平郁勃之氣,流露于斯”(《敘》),但他的思想并無峭然拔異之處,故各篇每囿于天命。《粵東獄》(續集卷二)明明系縣令訪驗察訊,破此疑案,而作者輒曰:“天道昭彰,竟無不破之案……我故曰:天道也。”雖然有這些疵點,但由于作者取材“求諸野”,人物原型“在田間”,因而本書的大多數作品具有較樸素的美學觀、善惡、美丑分明,在當時的說苑,是難得的一部。他的友人稱為“堪補《聊齋》未述編”,并非全系諛辭。
本書敘事質樸無華,簡而明,詳而練,最愛收處直截了當,習以白描手法體性狀物,且故事性強,是一部比較專門的小說集。“惟小說不嫌荒唐”(續集卷一《某宮保》末“薌厈曰”)。他已認識到小說須作虛構,已悟及小說憑幻設語之創作真諦。不過他僅僅局限在情節之奇而曲,而對人物塑造、對話、細節、心理描寫等稍弱,致使作品流入常途而未能獨辟蹊徑。
上一篇:《官場怪現狀》簡介|鑒賞
下一篇:《宣驗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