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貰酒*》簡介|鑒賞
軼事小說。見于《西京雜記》卷二。這是一篇傳記性人物故事,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加工創作的,全文如下:
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既而文君抱頸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彼煜嗯c謀,于成都賣酒,相如親著犢鼻裈滌器,以恥王孫。王孫果以為病,乃厚給文君,文君遂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流,故悅長卿之才而越禮焉。長卿素有消渴疾,及還成都,悅文君之色,遂以發痼疾。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為誄,傳于世。
這個故事幾乎寫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從互相愛慕,到離家私奔,直至司馬相如病故的全過程。時間雖長,但作者抓住了重點,以“貰酒”作為重要情節,加以細致地描繪。關于司馬相如婚后的貧困,他不泛泛地說人物用衣服抵押賒酒,而說“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不干巴巴地說文君對此很傷心,而是細述“文君抱頸而泣”,并讓人物說: “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相如的潦倒,文君的傷感,這對情侶間的深情,都寫得生動傳神,讀來親切感人。
相如“賣酒”是其夫婦設謀致富,整治卓王孫的手段,因此要刻畫賣酒的具體場面: “相如親著犢鼻裈滌器,以恥王孫。”那穿著小牛皮圍裙洗刷器具的模樣神態,那對老丈人不滿的漚氣心理,描繪得十分細膩,維妙維肖。作者有意省略了《史記》中所謂“文君當壚”的情節,突出了司馬相如的形象,比較可信。
作者在內容的組織安排上別具匠心。故事不是刻板地以時間的先后為順序,而是從司馬相如和文君“還成都”開始,接著寫“貰酒”、 “賣酒”,這以后才以倒敘手法回過來介紹二人一見傾心的風流軼事。作者用整齊的句式、優美的比喻,形容了文君的美貌: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下面又敘說了她的遭遇、性格以及和相如私奔的情況:“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流,故悅長卿之才而越禮焉。”作者在前文寫文君乃富家閨秀,忠于愛情,甘愿與丈夫清貧相守的基礎上,進一步表現了這是一個天姿麗質、敢于渺視封建禮教,追求幸福的女子,形象更顯光采,作品也更富于藝術魅力。有關文君外貌肖象的描寫,可能取之民間傳說,卻有很大意義,它補充了《史記》文君既是“知音”,又是“佳人”的全面看法。再有一點,這樣安排還便于引出相如因“悅文君之色”,以致“發痼疾”病死的結果,顯得結構緊湊,筆墨經濟,故事的發展合理而自然。
上一篇:《效顰集》簡介|鑒賞
下一篇:《斯文變相》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