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劉過
臨江仙·滿院花香晴晝永
滿院花香晴晝永,愔愔亭戶無人。誰將心緒管青春。游絲如我懶,江柳也眉顰。近水遠(yuǎn)山都積恨,可堪芒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無書憑朔雁,有淚在羅巾。
此令寫相思之苦,兩地之情。這一主題在劉過的詞中并非少見。詞人一生漂泊,放浪江湖,對此當(dāng)有非常深切的體驗(yàn)。
“滿院花香晴晝永,愔愔亭戶無人。”其中“滿院花香”明點(diǎn)時(shí)令,暗寫“無人”:正因?yàn)橥ピ簮謵郑曰ㄏ悴诺靡猿溆瘽M院,主人公才得以有此感覺。李清照《醉花陰》有“薄霧濃云愁永晝”之句,其《聲聲慢》有“獨(dú)自怎生得黑”之句,都是寫一個(gè)呆在家里嫌白天太長的孤獨(dú)寂寞的心情,“晴晝永”也是這個(gè)意思。孤寂之人正苦于相思,根本無心欣賞春光,所以下面寫了“誰將心緒管青春”,意謂哪有什么心緒顧及春光呢?歇拍“游絲知我懶,江柳也眉顰”,飄動的蛛絲自然說明了主人公之漫無心緒久矣。然而這個(gè)“知”字如果用“說明”來解,則“知我懶”大可不必道出,只寫蛛絲就足以令人想到主人公的“懶”了。這里詞人著一“知”字,仿佛蛛絲成為有生有靈之物,終日看著我,了解我,和我相伴,而江邊的柳條也在為我發(fā)愁。這樣,主人公的孤苦就更進(jìn)了一層。
過闋的“可堪”是“哪堪”的意思。怨中之人眼中的近水遠(yuǎn)山,都成為阻隔自己和所思之人見面的可恨之物,如茵的芳草則意味著春天將逝。時(shí)光不居,所思之人不歸;歲月虛擲,相思之人何堪!不過,以上這些意思詞人在前面都沒有明點(diǎn)出來,只是到了最后,詞人才點(diǎn)明主人公“懶”和“恨”的緣由,乃是由于“思君”之故。然而盡管無一日不思,也是徒喚奈何。相傳雁能傳書,可又有誰知道所思之人在何方何地呢?真是“此情無計(jì)可消除”,只能每日以淚洗面了。
這首小令有個(gè)特點(diǎn),就是基本上句句關(guān)乎景物而又無一句首力寫景,原因可能就如令中所寫的:“誰將心緒管青春。”不過,如果少一些敘述的成分,把情感直接物化為具體的形象,是不是更得含蓄不盡之致呢?
上一篇:(宋)史達(dá)祖《臨江仙·閨思》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陸游《臨江仙·離果州作》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