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
【釋義】
指養精蓄銳,等待敵人全盤出動、疲于奔命時,再伺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制動,給自己創造戰機。
【出處】
春秋·孫武《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典故】
西漢末期,隴甘地區的隗囂背叛劉秀,轉而投靠了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劉秀很是惱怒,派兵攻打隗囂,最后被隗囂打敗。
劉秀又派遣大將軍馮異,前去攻占栒邑地區。隗囂得知消息后,下令部屬行巡立即前往栒邑,占領有利地形。這件事情被馮異的下屬知道后,都勸說馮異,不要和行巡正面交鋒。馮異堅定地說:“我們一定要占領栒邑,以逸待勞。”于是,馮異下令軍隊急速行進,最后趕在行巡軍隊到達之前,占領了栒邑。
隨后,馮異下令封鎖消息,關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士兵就地休整。當行巡的部隊趕到城下時,城樓上突然鼓聲大噪,豎起了馮異的帥旗。行巡的部隊對此毫無防備,嚇得四處潰逃。馮異大開城門,帶兵追擊,打敗了敵軍。
之后,以逸待勞便指讓自己的部隊養精蓄銳,以等待遠來的敵軍,達到一舉滅敵的目的。
上一篇:以卵擊石典故故事|以卵擊石釋義
下一篇:價值連城典故故事|價值連城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