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棄疾
卜算子·千古李將軍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廷舉力田,舍我其誰也。
鑒賞
這首小令是慶元六年(1200),作者61歲被迫退隱于鉛山時所作。
小令中“李將軍”“李蔡”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將軍廣者……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廣。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復得其余軍。”“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元狩二年,代公孫弘為丞相。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
全令的意思是:古代的李將軍,受傷被俘后還能奪得匈奴的好馬。李蔡的人品在下中等,卻被封為列侯。除草要去根,蓋房子要添新瓦。萬一朝廷推舉努力耕田的人,除了我還有誰呢!
小令的上闋是用李廣屢立戰功,但官位不到九卿,而他的堂弟李蔡人品在下中等,卻能封為列侯的故事,以古喻今,尖銳地揭露了南宋小朝廷腐朽反動的本質。它已為一群庸碌無能的投降派所把持,那些有志氣、有才能的抗戰志士卻被排斥打擊。這正是南宋小朝廷反動的政治路線在組織上的反映。
小令的下闋以“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作為起興句,以“萬一朝廷舉力田,舍我其誰也”這一反語作結,與詞的上闋相照應,揭露南宋小朝廷打擊抗戰派的罪行。
小令以李廣喻自己,指出像李廣這樣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卻總是被排斥、迫害。對此,作者是極為忿慨的,但他卻反話正說,不說自己的憤慨,偏說“舉力田”;在“舍我其誰”的嚴肅敘說中,表達了作者的強烈憤慨和對南宋小朝廷的尖銳嘲諷。
上一篇:(宋)嚴蕊《卜算子·不是愛風塵》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唐)皇甫松《采桑子(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