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張玉娘
浣溪沙·秋夜
玉影無塵雁影來。繞庭荒砌亂蛩哀。涼窺珠箔夢初回。壓枕離愁飛不去,西風疑負菊花開。起看清秋月滿臺。
本篇寫閨中女子秋夜的綿綿相思,又出自女詞人之手,故愈益凄涼哀惋,深沉感人。
上片寫秋夜之景。首句即擒題。“玉影”,即月亮,照應“夜”;“雁影來”,寫北雁南歸,照應“秋”。次句“繞庭荒砌亂蛩哀”,寫庭院的荒涼雜草叢生,環繞著庭院的臺階,不時地又傳來陣陣秋蟲的悲鳴。以上二句寫眼前景,首句寫月光空明澄澈,纖塵消盡的夜空中,一群群雁影掠過的凄清,已令人傷神;次句的荒涼衰敗,則尤使人不堪。十四字設置了一種冷寂凄愴的氛圍。第三句轉換角度,落到秋夜之“人”,閨中人在凄清的夜色中入睡,又被秋夜的涼氣侵襲而夢醒。“珠箔”,即珠簾。“涼窺”二字,寫涼氣暗暗地從珠簾的縫隙間進入,似不忍心驚動房中的女主人,但還是驚醒了她的好夢,使她更平添了重重憂愁。“窺”字賦涼氣以人的感情,可謂圖畫難以描摹的傳神之筆。
下片寫相思。“壓枕離愁飛不去”句,“離愁”,照應上片“雁影來”,北雁南歸而人不歸,自然會引起閨中人的相思之愁。“壓枕”二字,賦離愁以實體感,表現愁之沉重,形象生動。“飛不去”又照應“夢初回”,暗示離愁無法因夢境而消失。此句含意深刻,是一篇關鎖。“西風疑負菊花開”,直寫相思。西風吹起,秋菊盛開而所思之人未歸,無人與共賞玩,豈不辜負了菊花盛開的一片美意,也辜負了自己的一片相思之情嗎?結句急轉,頓起波瀾,把相思之苦,離別之愁推向了高潮。夢中暫見,難解相思之渴,輾轉不寐,故索性披衣而起,賞月消愁。種種情事,盡包孕在“起看”二字之中。“清秋月滿臺”,又將讀者帶回了發端的荒寂凄清境界:依然是適才的空明澄澈的夜月,點點掠過的雁影,依然是繞階的衰敗荒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舊愁未去,又添新愁。至此,一個孤獨的處于相思的深沉痛苦中的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全篇遣詞造句簡煉傳神;上下片之間過渡自然,聯系緊密;結尾含蓄委婉,引人遐思,收到了“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的美學效果。
上一篇:元·虞集《浣溪沙·次韻禮院孟子周僉院秋夜二疊》賞析
下一篇:(明)劉基《浣溪沙·即景》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