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敘寫作者青年時代與一位少女的一段艷遇。
起首“浣花溪上見卿卿”,交代他們邂遁相遇的地點。浣花溪,一名濯錦江,又名百花潭。環境幽美,是四川成都西郊有名的風景區。溪畔有杜甫浣花草堂遺址,韋莊也曾寓居于此。卿卿,是男女間的昵稱?!妒勒f新語·惑溺》:“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唐人聯用二字,以示親昵。如此稱呼對方,自然隱含對少女傾心愛慕之意。接著,用“眼波明,黛眉輕,綠云高綰,金簇小蜻蜓”四句,勾畫少女的風韻裝束。先從點睛入手。“眼波明”,說她目光流眄,如同秋波一樣明澈。再用“黛眉輕”,寫她的淡妝。又用“綠云”形容其濃密的烏發,“高綰”狀其時髦的發式。再綴以“金簇小蜻蜓”,狀若蜻蜓的金制首飾,光采照人,怎不使作者目動心搖,情不自禁地發問:“來得么”?猶言“可以嗎。”這是種深隱的調情語。言下之意,問她還來不來?前面冠以唐五代俗語“好是”二字,“最好的是”的省略語。得到的報答是“和笑道:‘莫多情’!”“莫多情”,似是嗔語,而以“和笑”出之,貌似回絕,卻又含思綿邈,逗人遐想。既不矜持,又非失之輕佻。這六字,寫得可人。陳廷焯說:“妙在若會意、若不會意之間。惜語近俚。”(《詞則·閑情集》卷一)其實,用明白如話的語言,描畫出逼真的情態,正是這首詞藝術上的成功之處。以生動的對話作結,在詞中殊屬罕見。
據傳此詞所寫,實有其事。《才調集》載:“張泌,為李后主內史,以《江城子》二闋得名。國亡仕宋。……其人少與鄰女洗衣善。經年不見,夜必夢之。女別字,泌寄以詩云:‘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欄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浣女為之隕涕。”按五代張泌有三。其中兩人仕唐。一事元宗父子,官句容縣尉。一名張泌,常州人,后主朝仕為考功員外郎,進中書舍人,開寶五年,貶損制度,改內史舍人,隨后主入宋。仕宋,仍在史館,后官河南。泌,職官與花間詞人張泌相同。但未見入蜀蹤跡,與本詞所謂“浣花溪上見卿卿”不合。且《花間集》不收南唐詞。因此,花間詞人張泌,當別是一人。《才調集》牽合為說,未必可信。
上一篇:(明)毛先舒《江城子·暮江煙外是高樓》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王安國《減字木蘭花·春情》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