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簞瓢
【出典】 《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釋義】 簞為古代竹制盛器,瓢為瓜瓢。孔子曾稱贊其弟子顏回安于簞食瓢飲的清苦生活。后因用作稱美寒士安貧樂道的典故。
【例句】 ①萬里羈孤困一簞。(石孝友《卜算子·冬至上李漕》2034)這里以“一簞”為喻,自嘆羈旅窮困。②一簞瓢非欠,萬鐘非足。(張镃《滿江紅·賀項平甫起復知鄂渚》2136)這里以“一簞瓢”和“萬鐘”相對舉,稱美友人能正確對待貧窮與富貴。
宋詞典故·一簞瓢
【出典】 《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釋義】 簞為古代竹制盛器,瓢為瓜瓢。孔子曾稱贊其弟子顏回安于簞食瓢飲的清苦生活。后因用作稱美寒士安貧樂道的典故。
【例句】 ①萬里羈孤困一簞。(石孝友《卜算子·冬至上李漕》2034)這里以“一簞”為喻,自嘆羈旅窮困。②一簞瓢非欠,萬鐘非足。(張镃《滿江紅·賀項平甫起復知鄂渚》2136)這里以“一簞瓢”和“萬鐘”相對舉,稱美友人能正確對待貧窮與富貴。
上一篇:典故《一筆勾了》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箭雙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