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著作·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
(宋) 呂祖謙撰 呂祖謙(1137—1181),南宋婺州金華 (今屬浙江省) 人,字伯恭。祖籍壽州 (治今安徽鳳臺)。隆興進士,曾任著作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學宗張載、程頤等人,與朱熹、張栻齊名,稱“東南三賢”。博通史傳。反對空談陰陽性命之說,開浙東學派先聲。曾邀集鵝湖之會,企圖調和朱熹和陸九淵關于治學方法的爭執。為婺學(即金華學派)代表人物,學者稱為東萊先生。散文筆鋒犀利,議論精密。有《東萊集》40卷及《呂氏家塾讀詩記》,《東萊左傳博議》等。編有《宋文鑒》、《古文關鍵》等。《呂氏家塾讀詩記》,《宋史·藝文志》中有著錄。是一部說詩之作。朱子與祖謙交情最深,起初論詩也最合。此書中所謂“朱氏曰”,即所采朱子之說。后來,朱子改從鄭樵之論,自變前說,而祖謙仍堅守毛鄭。迄今兩說相持,嗜呂氏書者也終不絕。此本為陸釴所重刊。釴序中說,他從友人豐存叔處得宋本呂氏書凡二十二卷,公劉以后,其門人續成之。陳振孫的 《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均著錄三十二卷,可見當時之本是如此。至于釴所云,或因戴溪有《續讀詩記三卷》,遂誤以后十卷當之。陳振孫稱其博采諸家,存其名氏,先列訓詁,后陳文義,翦截貫穿,如出一手。詩學之詳證,未有逾于此書者。魏了翁作后序,則稱其能發明詩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之旨。此書自宋以來,為歷代研究者所重視。今見《四庫全書·經部詩類》;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墨海金壺·經部》嘉慶本,景嘉慶本;《說苑》大梁書院本,民國補刊本;《金華叢書·經部》同治光緒本、民國補刊本;《四部叢刊續編·經部》;《叢書集成初編·文學類》。
上一篇:詩經研究·現當代:《詩經》研究的新紀元·古史辨派
下一篇:詩經研究·先秦:《詩經》的應用與研究·周人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