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詩詩群·方含·足音》新詩鑒賞
讓我淹沒在你的腳步聲里吧
我的心隨著它去向遠方
在遠方,荒原伸展開道路的腰肢
大海袒露綠色的胸膛
那由遠而近的清脆的足音
一下下叩擊著我的心房
它穿過千萬重時間的山林
來自夢幻中向往的地方
那從現實離去的漸遠的足音
觸動著歲月沉緩的鞭傷
犁頭開拓處女地的田疇
深深地翻起帶血的詩行
那走過大地的孤單的腳印
在歷史的章節中默默地彷徨
戴著鐐銬的年輕的腳步
蹣跚地留下些殘斷的篇章
讓我的心隨你的腳步聲前去
那里風雪在黑夜里呼響
讓我用篝火融開冰層
化作重逢的熱淚兩行
讓我的苦痛消失在對你的懷念里吧
懷念那時光久遠的以往
讓我的愛永遠追尋你留下的足跡吧
在沉思里步入神秘的溫柔鄉
方含寫詩極少,但留下了較為扎實的作品。他與七十年代中期的《今天》詩人一起,較早展示了當代詩歌的現代傾向,這在當時是十分難得的。
這里的“足音”,是詩人心中理想的冥冥呼喚,它穿透塵囂的歲月,一直深入到詩人的靈魂深處。詩人在詩中就追蹤著這神圣的聲音,抒寫著自己年輕的胸懷。這里展示的是個人的經驗,但又有著那個時代的普遍性的基礎。
一開始,詩人從大處落筆,為我們劃開了一個自由舒展的境界,“讓我淹沒在你的腳步聲里吧/我的心隨著它去向遠方/在遠方,荒原伸展開道路的腰肢/大海袒露綠色的胸膛”。這里的足音是沉雄的、喧騰的、自由的。接下來,詩人又從細微中諦聽那輕盈的神奇的足音,它是那么親切,那么柔和, “來自夢幻向往的地方”, “一下一下叩擊著我的心房”。這一大一小,一遠一近,使我們感到那足音就響在耳邊,真正是力與美的和諧,高遠與親近的互補啊。這時,那足音就不再是“叩擊”我們的耳膜,而是叩擊我們的靈魂了——那是歷史的跫音在震響。
“那從現實離去的漸遠的足音/觸動著歲月沉緩的鞭傷/犁頭開拓處女地的田疇/深深地翻起帶血的詩行”。當理想被放逐,生命被戕害時,足音是帶血的,這是歷史流下的鮮血。而也正是此時,令他驕傲的是勇敢的抗爭者“孤單的腳印”,“蹣跚地留下些殘斷的篇章”。詩人歌頌了在歷史的暗道里摸索的英雄,并表示要“隨你的腳步聲前去”,不怕“風雪在黑夜里呼響”。因為是英雄的情懷點燃了我生命的“篝火”,能與之一道奮斗是最大的欣慰。“重逢的熱淚”意在說明尋找這類的英雄是格外艱難的。
最后一節,詩人以溫柔甚至是繾綣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理想的堅貞和一往情深。“理想使痛苦光輝”(舒婷語),所以詩人寫出“讓我的苦痛消失在對你的懷念里吧/懷念那時光久遠的以往/讓我的愛永遠追尋你留下的足跡吧/在沉思里步入神秘的溫柔鄉”。這里,詩人將理想的足音看做自己的愛人,把沉浸在理想中的時刻,看做神秘的溫柔鄉。這樣就使詩情更加熾烈,就像當年郭沫若抒寫對祖國的愛一樣,“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
這首詩,作為新詩潮發韌階段的作品,具有濃烈的憂患意識和崇高的情感特征。但可貴的是,詩人不是聽任火團無節制地燃燒而敷衍成文,而是進行細致精美的結構把握,使之更加內在和成熟。讀完這首詩,我們和詩人一道沉浸在理想主義的情緒中,這種傾聽未來的姿勢,在任何時候都是最寶貴的。
上一篇:《新生代詩群·西川·起風》新詩鑒賞
下一篇:《現代派詩群·孫毓棠·踏著沙沙的落葉》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