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馮雪峰》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片片的落花,盡隨著流水流去。
流水呀!
你好好地流罷。
你流到我家底門前時,
請給幾片我底媽;——
戴在伊底頭上,
于是伊底白頭發可以遮了一些了。
請給幾片我底姊;——
貼在伊底兩耳旁,
也許伊照鏡時可以開個青春的笑呵。
還請你給幾片那人兒,——
那人兒你認識么?
伊底臉上是時常有淚的。
杭州,1922,3,10
湖畔詩社的四個青年詩人,都由衷地熱愛大自然,盡情地抒寫他們對大自然的愛。就連他們合出的詩集名字也叫《湖畔》或《春之歌》,漾溢著一種自然的情趣。此詩題名為“落花”,而落花本身也恰恰是一種自然景致。
不過,此詩名為寫落花,實際上是寫人,是詩人托流水將落花獻給自己所懷念的三個女性,并表示了對她們的美好祝愿。
此詩作于1922年3月10日,那時作者離開自己的家鄉義烏縣不久,正在杭州第一師范學校讀書,家鄉親友的面容還時時縈回腦際,在杭州一看到隨水飄流的落花,馬上聯想到了家鄉的親人,這也是很自然的事。至于聯想到的都是女性,那也很正常,因為落花的形狀畢竟和女性形象的關系更大一些。
據詩人的家屬回憶,詩人出生在偏僻小山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家境很窮,而父親又常打罵母親,所以,詩人自幼就非常熱愛自己的母親,在他早年含淚所寫的《睡歌》一詩中,就曾盡情地表達了對母親的熱愛,對她遭遇的同情。因此,他將落花第一個獻給自己的母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由母親聯想到自己的姐姐,那也是順理成章的。至于自己心中熱戀的女友,作者反把她放在最后,這并不是說她不重要,而是因為她的身份特殊一些,特別是從一首詩的角度來說,這樣安排似乎更有余意。
然而,作者所懷念的雖然都是女性,但他還是抓住了她們各自不同的年齡、身份和特點,對她們祝愿的內容也各有不同。由于母親含辛茹苦,白頭發出現得比較早,所以他只希望能把落花戴在她的頭上,使她的白頭發能夠遮擋一些;對于姐姐,他只希望能把落花戴在她耳朵兩旁,讓她照鏡子時能夠高興一些;對于自己的心上人,他雖然沒有明說,只說她的“臉上是經常有淚的”,但這樣寫似乎更好;僅此一句,便說明對方也苦苦地在思戀著他。這是一種虛寫的手法,但這里的虛寫實在要比實寫好。
馮雪峰作此詩時只有十九歲,青春年少,稚氣未脫,他借助于落花將對三位女性的一片思念之情串連了起來,使得全詩天真委婉,曲折多姿,自有成年人所不可企及之處。
上一篇:《蕭紅墓畔口占·戴望舒》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落花·穆木天》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