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沙門單
南朝梁志怪小說。王琰撰。原載《冥祥記》。《法苑珠林》卷二十七錄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李格非等《文言小說》選入。這是一則異僧故事。寫十六國時趙地有一個叫沙門單的人,字道開,敦煌人,本姓孟,自小出家,想窮困地住在巖谷,所以先斷絕谷食,只吃些酒脯雜果之類。三年以后,就服練松脂;三十年后,只是有時吞吃小石子,連酒脯雜果也斷絕了。身體害怕風寒,所以吃些辣椒和生姜。氣力也微弱,但是膚色卻潤澤,走路如飛一般。神仙幾次試探想干擾他,未曾動搖他的決心。他只是端坐靜念,晝夜不眠。他久住抱罕縣,在石虎二年,從西平迎他到鄴下,途中既不乘車,也不乘船,日行七百多里。路過南安時收一小孩為佛徒,這孩子十三四歲,走路也和道開一樣快。到達目的地后住在昭德寺,整天穿著又粗又破的麻布條,腹背常常袒露著。在屋里作一棚閣,有八九尺高,再用菅草織成帳子,在里面坐禪,已有七年沒吃過糧食;還常配制些雜藥,藥有松脂伏苓之氣。他善治眼疾,常常遍走集市鄉間,給百姓治病,又把遠近王公給他的遺贈,積攢下來都散給百姓。石虎末年,他預見將有大亂,就帶弟子南去許昌,后卒于羅浮山。作者通過沙門單修煉成佛及“救療百姓”的故事,宣揚佛門弟子的神異和普救眾生的善行。故事雖神奇怪誕,但其思想傾向卻與勞動人民的愿望有一致之處。人民希望有像沙門單這樣能為百姓解除病痛和貧困的神僧。作者用濃郁的浪漫主義彩筆,塑造了沙門單的鮮明形象。如寫他的面貌體魄、修行的專注、神異功力、普救百姓情況等,都比較生動,勾畫出了一個怪人、奇人、神人合一的形象特征。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沐胥國道人》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洛下洞穴》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