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脊令
【出典】 《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漢·毛氏傳:“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舍耳。急難,言兄弟之相救于急難。”東漢·鄭玄箋:“雝渠,水鳥,而今在原,失其常處,則飛則鳴求其類,天性也,猶兄弟之于急難。”
【釋義】 脊令,水鳥名,即鹡鸰。《詩經》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之句,以脊令失其常處,飛鳴相求,比喻兄弟友愛,急難相顧。后因以“脊令”為詠兄弟友愛的典故。
【例句】 ①脊令繼踵漫相循,休要關心藥裹、也扃門。(洪適《南歌子·示裴弟》1385)這里以“脊令”代指兄弟,切“裴弟”。②長嘆息、脊令原上急,重嘆息、豆萁煎正泣。(辛棄疾《最高樓·聞周氏旌表有期》1911)這里用“脊令原上急”以拈出《常棣》之詩。《常棣》詩旨是“閔管蔡之失道”,痛惜管叔蔡叔與周公兄弟失和。故作者拈出以反襯周氏兄弟和睦親愛之難得。
上一篇:典故《籍甚聲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芰荷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