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題壁·戴望舒》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如果我死在這里,
朋友啊,不要悲傷,
我會永遠地生存
在你們的心上。
你們之中的一個死了,
在日本占領(lǐng)地的牢里,
他懷著的深深仇恨,
你們應(yīng)該永遠地記憶。
當你們回來,從泥土
掘起他傷損的肢體,
用你們勝利的歡呼
把他的靈魂高高揚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著太陽,沐著飄風(fēng):
在那暗黑潮濕的土牢,
這曾是他唯一的美夢。
1942年4月27日
在抗日戰(zhàn)爭中覺醒和振奮起來的戴望舒,1942年春季在香港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入獄。在身受酷刑,隨時可能被處死之際,詩人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戰(zhàn)友的眷念,寫下這首感人至深的詩篇。
這首直抒胸臆而又委婉深沉的詩作,并沒有實寫詩人在敵人獄中的生活感受,而是據(jù)實以構(gòu)虛,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了一個超現(xiàn)實的詩境。它的特點是詩人超越漫漫長夜直接對光明的未來發(fā)言。詩的幻想世界是以兩個假想作為支柱的:一個是設(shè)想自己已經(jīng)死亡,另一個是設(shè)想抗日戰(zhàn)爭終于勝利。詩人就是在這兩個支點上展開對友人的情真意深的傾訴。這樣的構(gòu)思方式,有兩個獨特之處。首先是突出了個人和祖國血肉相連的命運。在這里,承受被捕坐牢災(zāi)難的不是詩人孤獨的個體,而是“你們之中的一個”,也就是說個人和祖國是憂患與共的,他的苦難就是祖國的苦難! 因此詩人才會呼喚:“他懷著的深深仇恨,/你們應(yīng)該永遠地記憶。”即使自己死亡了,因為是為祖國而死的,所以詩人也才堅信:“我會永遠地生存/在你們的心上。”這種構(gòu)思方式也有利于把詩人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對祖國勝利的確信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詩篇一方面用肉體的死亡突出愛國精神的不滅,在凱旋之日,即使從泥土里掘起的只是自己“傷損的肢體”,但詩人卻堅信人們用勝利的歡呼,會“把他的靈魂高高揚起”;而另一方面,詩篇又用死后對光明的眷戀映照出生前對自由的渴望,詩人希望勝利時,“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著太陽,沐著飄風(fēng)”,并且告訴人們:“在那暗黑潮濕的土牢,/這曾是他唯一的美夢”! 死后尚且如此,生前可想而知;生生死死,都執(zhí)著于自由和光明。綜觀全篇布局,此詩的特點是:渴望民族解放斗爭勝利而又不回避個人可能的犧牲,并且將自身一分為二,以活著的自己訴說死了的自己,用死之從容反襯生之堅強,文字于沉郁中顯示力度,語調(diào)從舒緩里見出深沉,形象和畫面平實、素樸而又飛揚著浪漫的激情。這種“背面敷粉”的抒情方式,這種幻想和現(xiàn)實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把詩人那種堅貞不屈的意志和民族解放的信念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達到令人難忘的程度。
上一篇:《牧——寫給舞鷹·韓北屏》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王嬌(原詩略)·朱湘》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