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清史稿
529卷,近代趙爾巽等編。定稿于1927年。紀(jì)傳體清史。仿《明史》設(shè)紀(jì)、志、表、傳,記載清天命元年(1616)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共296年歷史。本紀(jì)25卷,記清帝十二代,包括入關(guān)前的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以及末代皇帝溥儀。各篇中,以高宗(乾隆)本紀(jì)份量最重,共有6卷。志135卷,分作十五目。其體例與《明史》十五志略同。只是改《五行志》為《災(zāi)異志》、《歷志》為《時憲志》,將《儀衛(wèi)志》并入《輿服志》,新增《交通志》、《邦交志》。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時憲志》16卷,反映了清代引進西洋歷法后的變化,《地理志》28卷,反映出清代的疆域概貌及其沿革,在諸志中分量最多;《兵志》12卷,新增清末水師及海軍建置的內(nèi)容;《藝文志》4卷,依《四庫全書總目》分類,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除收錄有清一代著述外,還將清人輯集的古佚書附載于相應(yīng)門類之后;《交通志》4卷,為《清史稿》所新創(chuàng),分記鐵路、輪船、電報、郵政四項內(nèi)容,反映了清末交通的狀況;《邦交志》8卷,亦為以前諸史所無,分十九小目介紹清代中外關(guān)系,特別是清末以來與世界各國的外交關(guān)系。表53卷,析作十目。《皇子世表》5卷,仿《明史·諸王世表》而作,記載清代十二等封爵情況?!豆鞅怼芬痪恚哆|史》、《元史》例而設(shè),不另列傳?!锻馄荼怼芬痪怼!吨T臣封爵世表》6卷,與《明史·功臣世表》內(nèi)容相類。《大學(xué)士年表》二卷、《軍機大臣年表》二卷,相當(dāng)于《明史》的《宰輔年表》?!恫吭捍蟪寄瓯怼?9卷,與《明史·七卿年表》相仿,另增理藩院及清末新設(shè)機構(gòu)?!督寄瓯怼?2卷,為新創(chuàng)之目,分列各省總督、巡撫及各邊將軍都統(tǒng)表?!斗渴辣怼?卷,專記蒙古各部封爵及襲次情況。《交聘年表》二卷,分別表記光緒元年(1875)起清朝派駐各國的大使,及咸豐十一年(1861)起十九國派駐清朝的大使。列傳316卷,有目之傳十四類,即后妃、諸王、循吏、儒林、文苑、忠義、孝義、遺逸、藝術(shù)、列女、土司、疇人、藩部、屬國傳,共62卷。其余均為散傳,占254卷。
上一篇:天文歷法·流星雨的記載
下一篇:繪畫·溪山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