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小詩·馮雪峰》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鳥兒出山去的時候,
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嘴里,
告訴那住在谷口的女郎,
說山里的花已開了。
這是湖畔詩集之二《春的歌集》中的一首。短短四句,像是用白話寫的絕句,情深意長,韻味無窮。山里,這是空間;春天,這是時間,但實際上這首詩卻是超越了時空。空間畢竟有限,時間亦是短暫的,而愛情卻是無限的、永恒的。這首詩把時、空抽象了,正是為了表達一種無限的情思吧。妙的是寫情而不犯一個情字。只寫了“我”請鳥兒傳遞一個信息。這信息也只一句話:“山里的花開了”,真正空靈已極。而這種空靈卻包藏著無窮的意蘊,留下空白,讓讀者去想象,去填充。“我”和“少女”,一在山中,一在谷口,他們是否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山里的花開了意味著什么?也許女郎時時在念著山里的花,因為它聯結著他們過去和現在的種種情意吧;也許每到花開的時候,他們就歡聚了吧;也許他們總是相約在花開時節吧……這無限的情思,盡在不言之中。我國古代詩論畫論,講究有無相生,虛實互用。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所謂“妙在無處”,“無畫處皆成妙境”,這首詩可謂深得其中奧妙。
鴻雁傳書,青鳥傳信,這是我國古代人民的美麗想象。這首詩也請鳥兒作使者,但這鳥兒不是專使,而只是順便捎帶;所帶的不是情書,而只是一片花瓣。花瓣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愛情的象征。花瓣給人以一種溫馨、芬芳的感覺,也使人聯想到春天和愛情的溫馨和芬芳。花瓣居然由“我”放到鳥兒嘴里,詩人的想象力已從現實世界升華到神話世界了,這首詩因此而帶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氣息了,加上把時、空抽象化了這一特點,使人感到這種氣息更加濃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小詩”這種形式。由于1921年周作人翻譯、介紹了日本的短歌和俳句,后來泰戈爾的《飛鳥集》又由鄭振鐸翻譯過來,流波所及,在新詩創作中出現了“小詩熱”,甚至被稱之曰“小詩運動”。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宗白華的《流云》就是在雪峰寫《山里的小詩》這一年出版的。這種詩歌用短小的形式,極其凝煉含蓄的語言,表現詩人對人生的“剎那感覺之心”,或如冰心所說,用來“收集”自己的“零碎的思想”,常包含豐富而深刻的哲理,極富于“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山里的小詩》并非哲理詩,但可以讓我們體會到小詩的一些特點。
上一篇:《山神·[臺灣]痖弦》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山頂纜車·[香港]舒巷城》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