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墦間富貴
【出典】 《孟子·離婁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目間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釋義】 齊國有人向祭墳人乞討殘飯而食,回家后告訴妻妾在外面同富貴人一起吃喝。孟子借以比喻乞求富貴利達之人。
【例句】 看墦間富貴,妻妾笑施施。(何夢桂《八聲甘州·再用韻述懷》3151)這里以“墦間富貴”喻指靠乞求而得的所謂富貴。作者對此視為可恥。
上一篇:典故《墮貢生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墩猶姓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