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初唐·沈佺期
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字云卿。相州內(nèi)黃(今屬河南)人。他是和宋之問齊名的詩人,人品比宋之問也好不到哪里去。先是因受賄入獄,后又因諂事張易之、張昌宗被流放驩州,那里已經(jīng)是在今天的越南境內(nèi)了。他在驩州呆了一年多的時間,就于神龍三年(707)被召回,在臺州做了一段時間的司馬,就調(diào)回洛陽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xué)士,常侍宮中。后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
他的詩,大量的是應(yīng)制之作,沒有多大意義,好一點(diǎn)的,倒是遭貶后的一些詩作和一些閨怨詩。如著名的《雜詩》: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還有《古意呈補(bǔ)闕喬知之》: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dú)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都堪稱唐代閨怨詩中的名篇。他也是唐代格律詩成熟的代表人物,尤其長于七言律詩。
上一篇:唐詩故事·漢家清史內(nèi),計(jì)拙是和親
下一篇:唐詩概說·唐詩的流派·沈宋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