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魯魚亥豕
典源出處 《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近。’”《抱樸子·遐覽》:“故諺曰: 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
釋義用法 抄書時,由于字形相近,把“己亥”誤寫成“三豕”,把“魚”誤寫成“魯”,把“虛”誤寫成“虎”。后用此典泛指傳抄、刊刻中的文字錯訛。
用典形式
【三豕】 清·錢謙益:“讠聞人自訛三豕,曲筆天應下六丁。”
【豕亥】 清·黃遵憲:“讀史辨豕亥,訂禮分袒襲。”
【魚豕】 明·高啟:“一朝得此復何用,慚注魚豕箋蟲蝦。”
【魚魯】 唐·元稹:“魚魯非難識,鉛黃自懶持。’宋·陸游:“愿君試思之,魚魯何足訂。”
【魯魚】 清·錢謙益:“可知是物關兵氣,莫指金天認魯魚。”清·秋瑾:“獨坐憑窗自校讎,魯魚縱誤倩誰謀。”
【己亥訛】 清·黃鷟來:“豐碑尚紀庚辰績,文字還疑己亥訛。”
【正豕亥】 宋·曾鞏:“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蟲魚。”
【亥豕訛】 清·錢謙益:“故事亥豕訛,殘書蠹魚飽。”
【魯魚舛】 清·劉正誼:“魯魚舛后多厘正,秦火焚來盡補殘。”
【辨魯魚】 唐·劉禹錫:“槐市諸生夜對書,北窗分明辨魯魚。”唐·王維:“楚辭共許勝揚馬,梵字何人辨魯魚。”宋·楊億:“望氣成龍虎,披文辨魯魚。”
【三豕渡河】 清·丘逢甲:“三豕渡河歲云暮,送君韓江江上風帆張。”
【魚魯亥豕】 清·黃景仁:“候蟲時鳥偶嘈雜,魚魯亥豕紛儖儳。”
【訛謬刊三豕】 宋·劉筠:“訛謬刊三豕,公平喜眾狙。”
上一篇:詩詞典故《魯酒薄邯鄲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鳴珂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