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君》簡介|介紹|概況
楚辭《九歌》篇名。戰國屈原作。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說:“《博雅》曰:朱明、耀靈、東君,日也。《漢書·郊祀志》有東君。”宋朱熹《楚辭集注》說:“此日神也。《禮》曰‘天子朝日于東門之外。’又曰:‘王宮祭日也。’《漢志》亦有東君。”清王闿運說:“東君,句芒之神。舊以為禮日,文中言云蔽日,則非。”(陳子展《楚辭直解》引)清王夫之《楚辭通釋》說:“日神也。此章之旨,樂以迎神,必驅祓妖氛之蔽,而后可使神聽和平,陽光遠照。其寓意于去讒以昭君之明德者,事與情會,而因寄所感,固不待比擬而自見。”關于篇末“舉長矢兮射天狼”句,今人陳子展《楚辭直解》說:“(清)戴震說:‘天狼,一星。弧,九星。皆在西宮。北斗,七星,在中宮。《天官書》:秦之疆也,占于狼弧。此章有報秦之心,故舉秦分野之星言之。用是知《九歌》之作,在懷王入秦不返之后,歌此以見頃襄之當復仇,而不可安于聲色之娛也。“援北斗以酌桂漿”,則施德布澤之喻。’這里說此章有報秦之心,對的;說援斗酌漿比喻施德布澤,不對;不若說比喻奏凱飲至為是。至說《九歌》作在入秦不返之后,就更未見其是了。楚秦兩國敵視已久,何必在懷王入秦不返以后才有報秦之心呢?毋寧說它作在懷王早期正當‘縱長’,即當六國合縱盟長的時候,更為確切。因為文中反映了楚國強盛時期人神歡欣鼓舞的氣氛,沒有失敗時期沮喪噍殺的調子,更沒有像敵國《詛楚文》那樣怨毒兇狠的作風,這是很顯然的。”今人袁梅《屈原賦譯注》說:“意謂:舉起我長長的利箭,射那侵掠為惡的天狼。說明日神為民除害的意志。”此篇是祭祀日神的樂歌。生動地描繪了樂舞繁盛、人神同樂的熱烈場面;贊頌了日神大公無私普照萬物,運行不息,廣布德澤,除暴安良的精神。“舉長矢兮射天狼”數句,也反映了楚國人民的報秦之心和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想象奇妙,將寫實與虛構、主觀玄想與客觀事實、神和人以及自然之物的諸多特征,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創作了一個威武豪放、正義慈愛且內心世界極美好豐富的日神形象。
上一篇:《與李翰林建書》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兩小兒辯日》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