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容齋隨筆》,南宋洪邁撰。洪邁(1123~1202),字景廬,別號野處,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洪皓之子,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洪邁在當(dāng)時以淵博著稱,尤長于史學(xué)。此書是他一生中的隨筆札記,分為《隨筆》、《續(xù)筆》、《三筆》、《四筆》和《五筆》,前4筆各16卷,《五筆》10卷,共計74卷。各集之前均有自序,《隨筆》成書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歷時18年;《續(xù)筆》成為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歷時13年;《三筆》成書于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歷時5年;《四筆》成書于慶元三年(1197),歷時不到1年;《五筆》僅有10卷,大概未及成書而作者已亡。全書是作者在40多年中陸續(xù)寫成的,其中前三筆尤為精博,洪邁晚年因集中精力撰寫志怪小說集《夷堅志》,因而《四筆》和《五筆》稍嫌草率。此書的學(xué)術(shù)價值是遠遠超過一般筆記的,《四庫提要》稱“南宋說部,終當(dāng)以此為首焉”。在宋人筆記中,此書與沈括《夢溪筆談》、王應(yīng)麟《困學(xué)紀(jì)聞》并稱。
《容齋隨筆》內(nèi)容涉及歷史、文學(xué)、哲學(xué)、藝術(shù)等各個方面,上下古今,考證宋以前的一些歷史史實、政治經(jīng)濟制度,記述了經(jīng)史典故、諸子百家之言,而以宋代的典章制度記述尤詳,如《隨筆》第12卷“元豐官制”條,《三筆》第5卷“樞密名稱更易”條、《四筆》第2卷“文潞公奏除改官制”等談官制沿革變遷的條目,多有史志所不詳?shù)牟牧稀!峨S筆》第9卷“高科得人”條、《續(xù)筆》第13卷“科舉恩數(shù)”條記宋代進士甲科授官之制,也頗具史料價值。書中對唐宋筆記敘事之誤也時有考辯,如《隨筆》第1卷“淺妄書”條駁《開元天寶遺事》,第3卷“張嘉貞”條駁《明皇雜錄》,第4卷“野史不可信”條指出《東軒筆錄》與《夢溪筆談》敘述的失實,第8卷“《談叢》失實”條說明《后山談叢》記事之違真,全都確切有據(jù),言之成理,常常為后人所引述。此書對于某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也間加評論,其評語多獨出機杼,很有參考價值。
此書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宋稗類鈔》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寄簃文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