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自博望侯騫死后,匈奴聞漢通烏孫,怒,欲擊之。》鑒賞
及漢使烏孫,若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屬[1],烏孫乃恐,使使獻馬,愿得尚漢女翁主[2],為昆弟。天子問群臣議計,皆曰“必先納聘,然后乃遣女”[3]。初,天子發《易》書云“神馬當從西北來”[4]。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云。而漢始筑令居以西[5],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6]。因益發使抵安息[7]、奄蔡、黎軒、條枝、身毒國。而天子好宛馬,使者相望于道[8]。諸使外國一輩大者數百[9],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時[10]。其后益習而衰少焉。漢率一歲中使多者十馀,少者五六輩。遠者八九歲[11],近者數歲而反。
【段意】 寫張騫死后漢朝通西域的盛況。張騫死后,匈奴要攻打烏孫,烏孫主動與漢朝通好,獻良馬、約婚姻、結兄弟;后大宛也獻汗血馬。漢朝于是設立酒泉郡,加派使者,使通西域成一時之盛。
注釋
[1]及漢使烏孫句:等到漢朝派使者到烏孫,或者出使烏孫以南的國家,使得到達大宛、大月氏的使臣接連不斷。若,連詞,及,或,《漢書》作“及”;抵,到達;相屬,相接連。[2]尚:仰攀婚姻,特指娶公主為妻。[3]必先納聘,然后乃遣女:一定要他們先送聘禮來,然后才能出嫁公主去。[4]發《易》書:用《易經》占卜。發,發出,顯現。[5]令(lian)居:古縣名,治所在今甘肅永登西北。[6]酒泉郡:治所在祿福(今甘肅酒泉),轄今甘肅疏勒河以東,高臺縣以西地區。[7]因益發使:隨之加派使者。[8]相望:相互能望見,指絡繹不絕。[9]一輩:一批。[10]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時:人們帶著去送的東西很像當年張騫帶去的那樣。放,同“仿”。[11]遠者:距離遠的國家。
上一篇:《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是后天子數問騫大夏之屬[1].》鑒賞
下一篇:《西南夷皆震,請吏入朝[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