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夷皆震,請吏入朝[2]。》鑒賞
于是置益州[3]、越嶲[4]、牂柯[5]、沈黎[6]、汶山郡[7],欲地接以前通大夏[8]。乃遣使柏始昌、呂越人等,歲十馀輩,出此初郡抵大夏[9],皆復閉昆明,為所殺,奪幣財,終莫能通至大夏焉。于是漢發三輔罪人[10],因巴蜀士數萬人,遣兩將軍郭昌、衛廣等往擊昆明之遮漢使者,斬首虜數萬人而去。其后遣使,昆明復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國益厭漢幣,不貴其物[11]。
【段意】 寫漢朝西南、西北兩路通大夏的情況:西南路新置若干郡,想以此接近大夏國境,但昆明一帶通道終未打通;西北路因有酒泉而暢通,但西域各國因厭足了漢朝幣帛,反而不那么看重其財物了。
注釋
[1]越:指南越。轄境約當今之廣東、廣西和越南大部分地區。南越國定期向漢朝進貢,雙方互開關市。元鼎四年(前113),趙興上書漢朝,請求內屬,丞相呂嘉舉兵反叛,元鼎六年(前111),漢武帝平定呂嘉反叛,廢南越國王而改設南海、交趾等九郡。[2]請吏入朝:請求派官吏到漢朝(表示臣服之意)。[3]益州:郡名,元封二年(前109)置,治所在滇池(今云南晉寧東),轄境約當今中緬邊境高黎貢山以東,云南曲靖、宜良、蒙自以西,哀牢山以北,洱海、姚安、東川以南地區。[4]越嶲(xi):郡名,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轄境約當今云南綏江、麗江兩縣間金沙江以西、以東地區,南至云南大姚、祥云,北至四川木里、石棉、甘洛、雷波一帶。[5]牂(zang)柯:郡名,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且蘭(今貴陽附近,一說在貴州凱里西北),轄境約當今貴州大部、廣西西北部和云南東部地區。[6]沈(chen)黎:郡名。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筰都(今四川漢源東北),轄境約當今四川岷江以西,大渡河以北、以東,邛崍以南地區。黎,一作“犁”。[7]汶山郡:郡名,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汶江(今四川茂汶北),轄境約當岷江上游今四川茂汶、汶川、理縣、松潘等地。[8]欲地接以前通大夏:想讓地面連接起來,以此向前通往大夏。[9]出此初郡抵大夏:由這些初設置的郡出發到大夏去。[10]三輔:漢景帝二年(前155)分內史為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長安城中,所轄皆京畿之地,故合稱“三輔”,轄境相當今陜西中部地區。[11]而外國益厭漢幣,不貴其物:但外國也更多甚至過多地擁有漢朝幣帛,變得不那么看重漢朝財物了。
上一篇:《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自博望侯騫死后,匈奴聞漢通烏孫,怒,欲擊之.》鑒賞
下一篇:《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自博望侯開外國道以尊貴,其后從吏卒皆爭上書言外國奇怪利害,求使.》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