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后文帝崩[1],景帝立[2],釋之恐,稱病[3]。》鑒賞
欲免去[4],懼大誅至;欲見謝[5],則未知何如。用王生計,卒見謝[6],景帝不過也[7]。
王生者,善為黃老言[8],處士也[9]。嘗召居廷中[10],三公九卿盡會立[11],王生老人,曰“吾襪解[12]”,顧謂張廷尉:“為我結襪[13]!”釋之跪而結之。既已,人或謂王生曰[14]:“獨奈何廷辱張廷尉[15],使跪結襪?”王生曰:“吾老且賤,自度終無益于張廷尉[16]。張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17],使跪結襪,欲以重之[18]?!敝T公聞之,賢王生[19]而重張廷尉[20]。
張廷尉事景帝歲馀[21],為淮南王相[22],猶尚以前過也[23]。久之,釋之卒。其子曰張摯[24],字長公,官至大夫[25],免。 以不能取容當世[26],故終身不仕。
【段意】 寫張釋之在景帝朝中的故事及其結局。文中突出為王生結襪一事,充分表現了張釋之為人孝義仁厚的一面。
注釋
[1]崩:古代帝王死叫“崩”。[2]立:登上帝王的位置叫“立”。[3]釋之恐,稱病:張釋之想到從前曾因呵止太子入殿門等事得罪過景帝而心中害怕,便托病請假。[4]免去:辭職離開。[5]見謝:當面謝罪。[6]卒:終于。[7]不過:沒有譴責。過:動詞。[8]善為黃老言:善長黃帝、老子之術,即道家之學。黃帝、老子二人被后世尊為道家的始祖,所以便以“黃老”代表道家。言:學術。[9]處士:隱居不仕的人。[10]嘗:曾經。[11]三公:指當時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中央層最高官吏。九卿:指當時的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是中央各部門的高級官吏。會:相聚。[12]襪解:襪帶子松脫。解(xie):同“懈”,松脫。[13]結(xi):系;綁;拴。[14]人或:有人。[15]全句說,怎么偏偏在朝廷之上當眾羞辱張廷尉。獨:偏偏。奈何:為什么;怎么。廷:名詞作狀語,在朝廷上。[16]度(duo):忖度;料想。[17]故:故意。聊:聊且,有隨便不經意的意義。[18]欲以重之:想以此加重他的名望。重:動詞,加重。[19]賢:意動用法,以……為賢能。[20]重:敬重。[21]歲馀:一年多。[22]淮南王:當時為劉安。漢高祖之孫。才思敏捷,擅長文學。相:國相。由廷尉外調為淮南國相,月得谷由一百八十斛減為一百二十斛,實系降貶。[23]全句說,也還是因為從前的過錯。[24]曰:叫做。[25]大夫:官名。執掌議論。[26]以不能取容當世:因為不善于取悅于當時的權貴。
上一篇:《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晁錯者,潁川人也[1].》鑒賞
下一篇:《史記·田叔列傳第四十四·乃為衛將軍舍人,與田仁會,俱為舍人,居門下,同心相愛.》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