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太史公》鑒賞
語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1]。”信哉[2]! 夫高祖起微細,定海內,謀計用兵,可謂盡之矣。然而劉敬輓輅一說,建萬世之安,智豈可專邪! 叔孫通希世度務[3],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4]”,蓋謂是乎?
【段意】 這一段是作者的論贊。司馬遷肯定了劉敬、叔孫通等人在鞏固政權、定國安邦方面的作用,但對以叔孫通為代表的漢代儒生的缺點,也作了不客氣的批評,明顯地表露了個人的好惡。
注釋
[1]語曰數句:出自《慎子》,意謂價值千金的狐裘,不是一只狐貍的腋皮制成的;樓臺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樹的枝子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興起,不是靠一個人的智慧完成的。[2]信哉:真是這樣的啊! [3]希世度務:阿順世俗,隨波逐流而行事。[4]大直若詘(qu)二句:語出《老子》,意思是,真正直的東西,看來像是彎的;萬事萬物的道理本來就是曲曲折折。詘:同“屈”,彎曲。委蛇:同“逶迤”,也是曲曲折折的樣子。
上一篇:《史記·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信武侯靳歙,以中涓從[1],起宛朐[2].》鑒賞
下一篇:《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晁錯者,潁川人也[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