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蹤劍影奇俠傳》
【本書體例】
李忠德著。22章,33萬字。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8年5月版。
這是一部歷史題材的武俠小說。
南宋末年,元軍圍攻臨安,逼迫宋太后謝道清交出傳國玉璽,亡國在即,萬民皆驚。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愛國志士文天祥力主抗戰,奉皇命出使元營。元丞相伯顏態度蠻橫,無議和之心。文天祥大義凜然,痛斥賊寇,被伯顏囚禁起來。
云南毒翁的愛徒文櫻女扮男裝游蕩江湖,與少年倜儻的玉面靈猴吳鐵弓邂逅。二人路遇靈珠宗主白金子被害,仗義行俠,卻沒想意外得到絕世秘籍《靈珠宗武譜》。相傳,它是隋煬帝之妹靈珠公主出宮修行,根據北斗星座三十六天罡恒位隱現規律參悟出的奧理撰寫而成。凡獲此譜者,當為該宗宗主。宗內武林敗類蘇谷子賣國求榮,投靠蒙古軍隊,并對《靈珠宗武譜》垂誕已久,想用此獻給敵賊而做為攀附的階梯。只因陷害宗主卻未得其譜,與前來主持正義的吳鐵弓結下仇怨,幾遭設計暗算。后吳鐵弓幸被文櫻搭救,才免于災禍。二人相輔相成,朝夕共處七日,釀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傾巢愛戀。
此刻臨安城內,垂簾聽政的太后謝道清等主降派,喪權辱國,陰謀陷害丞相文天祥于敵營,公開降元獻璽。南宋軍民奮起反擊,各路江湖豪杰及黑白道中俠義英雄,暗中設計分水陸兩路營救文天祥。為奪回傳國玉璽,東西二山的島主等水盜也一片愛國的忠肝義膽,夜襲蒙古營,不幸被俘。竹筒和尚等好漢鬧湖州,在法場上救出吳鐵弓,驚起旱天雷。伯顏老謀深算,狡猾多端,布下地網,欲陷眾英雄于死地。以吳鐵弓為首的眾英雄,明察暗訪,勇闖藏璽的秘窟,巧破機關,與蒙古武師、大內高手展開了血雨醒風的殊死拼殺。
元世祖忽必烈為奪玉璽命丞相伯顏,四川總帥汪良臣調集二十四路大軍兵發釣魚城。城中軍民枕戈待旦,誓死抗戰到底與釣魚城共存亡。妙齡英杰吳鐵弓等拋卻兒女私情,為保傳國玉璽以身殉國。一代天驕、愛國英雄文天祥威武不屈,被害大都柴市。宋室軍民二十萬人盡皆葬身海底,與傳國玉璽一起永眠宋室海疆,成為千古之謎而終不落賊手。
觀武俠小說,勁健者多,含蓄沉著者少。《璽蹤劍影奇俠傳》一書有個特點,即它是以歷史寫武俠,以武俠寫傳奇的小說。因而從始至終具有濃厚的歷史傳奇色彩。歷史是實;傳奇是虛;虛實相生?,F實與虛構之間關系的處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通常武俠小說中粗制濫造的描寫,其風格也更加沉著老道。
開篇楔子,陳述大宋年間四大疑案,如說書之人擺下龍門陣,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又從和氏璧談起,引出傳國玉璽。于是,書中千般人物,萬般事象俱從此而來。此石如一靈魂貫穿始終,善與惡接踵相生,都為這一方玉璽,無意中道出一個人生道理,且引出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正氣歌。
同樣因為這是一部歷史傳奇小說,作者在武功的描寫,較之其他武俠書更側重于求實。一招一式都有來龍去脈,用詞豐富,描寫具體而有較強的直觀性。如第三回“生奇情鐵弓遇險天目山”中,作者這樣描寫吳鐵弓與赤面鬼之間的一場交鋒:“赤面鬼面對二人夾擊之勢,交換招式,一抖劍柄,劍尖如九天驚雷灑出一片寒光,施出毒招‘百蛇逼鷹’。吳鐵弓身形飄旋,圍著赤面鬼滴溜溜轉了二圈,一個‘摟膝拗步’,手心一彈。劍尖往外疾吐‘天罡橫空’,虛一招,實一招,劍式構成‘三元光’,靈子真氣催日、月、星之光,猶若駭電長弧,直射赤面鬼雙目……”全部描寫極富藝術美感。這種相對節奏緩慢而生動準確的刻畫,與此書的歷史性很諧調,不是單純追求武俠書中的粗俗描寫和感官刺激。變化無窮的招數,又令人百讀不厭。加之全書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沉勇老道的鋪陳,使人讀之感到既大氣磅礴,又不乏活潑生動。
書中正面人物的身上,英雄氣與武俠氣巧妙地融于一體,仿佛英雄氣更濃厚一些,這書中俠士除有精湛武藝外,較之其他傳奇書中的主人公,更重視軍事行動上的策略。這些都是此書歷史性的關系之所在。
書中歷史掌故頗多,如“和氏璧”的由來,錢江漲潮神伍子胥的故事……更加重了書的份量,加重了其風格上的厚重感,使人讀來真實可信。作者并未設計出傳統大團圓結局,寫出“入蒼海,傳國璽成千古謎”的結局。且吳鐵弓等六位武俠英雄都死于藏璽的毒井之中,情緒頗為悲壯。書中贊揚了一大批如文天祥等的民族英雄、俠士,是一部深入淺出的愛國主義教育書籍。
上一篇:《王郎傳奇》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珠劍緣》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