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庚下》簡介|介紹|概況
《尚書》篇名。舊傳盤庚作。一說殷貴族思念盤庚而作。凡三篇,內容皆寫盤庚遷都之事,此為下篇。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說:“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大臣曰:‘昔高后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毫,行湯之政。然后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帝盤庚崩,弟小辛立……殷復衰,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引《書序》說:“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篇。”近人楊筠如《尚書核詁》說:“下篇首言‘盤庚既遷,奠厥攸居’,則明在遷后,民已定居之時,更在上篇之后。”今人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冊二章說:“《盤庚》三篇是無可懷疑的商朝遺文(篇中可能有訓詁改字)。盤庚要遷都到殷,遭臣下反對,盤庚召集臣下到王庭講話。第一篇是對眾勸告,第二篇是對民威脅,第三篇是到殷以后對眾慰勞。第三篇盤庚說,今天我掏出心腹腎腸,把我的真心話告訴你們百姓。第一篇所說的眾就是第三篇所說的百姓。百姓是怎樣一種人呢?盤庚說他們是共同掌管政治的舊人,是邦伯、師長、百執事(百官、百工)之人,他們的祖先,立有功勞,商王大祭先王時,他們的祖先配享商先王。他們有貨寶。他們與商王一心,民就得順從;他們與商王離心,民就會叛亂。顯然,百姓是貴族。”今人王世舜《尚書譯注》說:“遷都的原因有兩條:一是水患,另一條則是為了和緩當時的階級矛盾……由于奴隸主貴族的日趨腐化,殘酷地剝削人民,階級矛盾逐漸尖銳起來,為了繼續維持其統治,盤庚不得不在這時采取斷然措施——遷都。后人說盤庚的遷都是為了‘去奢行儉’,從文中的記敘來看,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此篇記錄的是盤庚和貴族們的談話內容,當在遷都之后。篇中盤庚又復闡釋遷都的原因,并對貴族們加以慰勉,提出希望,要求他們不要聚斂財貨,而要恭謹地辦理政務,勤奮地率領人民建立家園。在記敘人物的語言時,善于通過描摹把人物談話時的口氣、感情表現出來,給人以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之感;語言方面不及上、中兩篇生動、形象。唐韓愈評道:“《周誥》、《殷盤》,佶屈聱牙”(《進學解》),概括較為準確。
上一篇:《盤庚上》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盤庚中》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