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東越列傳第五十四·至元鼎五年,南越反,東越王馀善上書,請以卒八千人從樓船將軍擊呂嘉等?!疯b賞
兵至揭揚,以海風波為解[1],不行,持兩端[2],陰使南越[3]。及漢破番禺,不至[4]。是時樓船將軍楊仆使使上書,愿便引兵擊東越。上曰士卒勞倦,不許,罷兵,令諸校屯豫章梅嶺待命[5]。
元鼎六年秋,馀善聞樓船請誅之,漢兵臨境,且往[6],乃遂反,發兵距漢道。號將軍騶力等為“吞漢將軍”,入白沙、武林[7]、梅嶺,殺漢三校尉。是時漢使大農張成、故山州侯齒將屯[8],弗敢擊,卻就便處[9],皆坐畏懦誅[10]。
馀善刻“武帝”璽自立,詐其民,為妄言。天子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11],浮海從東方往;樓船將軍楊仆出武林;中尉王溫舒出梅嶺;越侯為戈船、下瀨將軍,出若邪[12]、白沙。元封元年冬,咸入東越。東越素發兵距險,使徇北將軍守武林,敗樓船將軍數校尉,殺長吏。樓船將軍率錢唐轅終古斬徇北將軍[13],為御兒[14]侯,自兵未往[15]。
故越衍侯吳陽前在漢,漢使歸諭馀善,馀善弗聽。及橫海將軍先至,越衍侯吳陽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軍于漢陽[16]。從建成侯敖,與其率[17],從繇王居股謀曰:“馀善首惡,劫守吾屬。今漢兵至,眾強,計殺馀善,自歸諸將,儻幸得脫[18]。”乃遂俱殺馀善,以其眾降橫海將軍,故封繇王居股為東成侯,萬戶;封建成侯敖為開陵侯;封越衍侯吳陽為北石侯;封橫海將軍說為案道侯;封橫海校尉福為繚荌侯。福者,成陽共王子,故為海常侯,坐法失侯[19]。舊從軍無功,以宗室故侯[20]。諸侯皆無成功,莫封。東越將多軍[21],漢兵至,棄其軍降,封為無錫侯。
于是天子曰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
【段意】 元鼎五年,南越反,東越王上書請兵擊南越,漢樓船將軍反欲擊東越。次年,東越王馀善反,自立為“武帝”。漢遣數路大軍擊之,遂平東越,降漢及有功者皆封賞。漢遷徙東越之眾至江、淮間。
注釋
[1]以海風波為解:以海上有風波作開脫的借口。[2]不行,持兩端:不再前行,抱著向敵對雙方觀望的態度。[3]陰使:暗地里派使者。[4]不至:馀善的軍隊還沒到達。[5]梅嶺:山名,在江西寧都北,為入閩制閩之要地。[6]且往:就要開往東越。[7]白沙、武林:兩地當閩越入京之道,在鄱陽湖岸。白沙:江西永修東。武林:江西余干北的武陵山。[8]山州侯齒:城陽共王劉喜之子劉齒。[9]卻就便處:退往安全有利的地方。[10]皆坐畏懦誅:都因懦弱畏敵獲罪被殺。[11]句章:即勾章,縣名,在今浙江寧波西北。[12]若邪:山名,其地有若邪川,在今浙江紹興南。[13]錢唐轅終古:錢唐人名轅終古。錢唐:在今浙江杭州。[14]御兒:地名,在今浙江嘉興南。[15]自兵未往:(因部屬轅終古打敗了東越)樓船將軍楊仆本部之軍沒有前往。[16]漢陽:故城在福建浦城北。[17]率:將領、部屬。[18]儻:或許。[19]坐法失侯:因犯法失掉了侯位。[20]以宗室故侯:憑著宗室的地位才封的侯。[21]多軍:人名。
上一篇:《史記·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南越王尉佗者[1],真定人也[2],姓趙氏.》鑒賞
下一篇:《史記·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