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汲鄭列傳第六十·鄭當時者,字莊,陳人也[1]。》鑒賞
其先鄭君嘗為項籍將[2],籍死,已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3],鄭君獨不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4]。鄭君死孝文時。
鄭莊以任俠自喜,脫張羽于厄[5],聲聞梁、楚之間。孝景時,為太子舍人[6],每五日洗沐[7],常置驛馬長安諸郊[8],存諸故人[9],請謝賓客[10],夜以繼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11]。莊好黃老之言,其慕長者如恐不見[12]。年少官薄[13],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14],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莊稍遷為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15],至九卿為右內史。以武安侯、魏其時議,貶秩為詹事[16],遷為大農令[17]。
莊為太史[18],誡門下[19]:“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20]。”執賓主之禮,以其貴下人[21]。莊廉,又不治其產業,仰奉賜以給諸公[22]。然其饋遺人[23],不過算器食[24]。每朝,候上之間,說未嘗不言天下之長者[25]。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為賢于己[26]。未嘗名吏[27],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唯恐后[28]。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29]。
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30]。上曰:“吾聞‘鄭莊行,千里不赍糧[31]’,請治行者何也?”然鄭莊在朝,常趨和承意[32],不敢甚引當否[33]。及晚節[34],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費多,財用益匱[35]。莊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多逋負[36]。司馬安為淮陽太守,發其事[37],莊以此陷罪,贖為庶人[38]。頃之,守長史[39]。上以為老,以莊為汝南太守。數歲,以官卒。
鄭莊、汲黯始列為九卿,廉,內行修潔。此兩人中廢[40],家貧,賓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無馀資財。莊兄弟子孫以莊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段意】 寫鄭當時籍貫、家世及任俠善交的個性。他為官清廉,禮遇來訪,不分貴賤;薦賢進言不遺余力;兩度官至九卿,但不免世故圓滑。
注釋
[1]陳:今河南淮陽縣。[2]其先鄭君:鄭當時的祖先,因不知其名,故稱鄭君。[3]名籍:古時以稱名為大不敬。劉邦下令讓原來項羽的部屬直呼其名項籍,以示歸服漢朝。[4]拜:授予。全句說,命令凡肯呼項籍名的盡都授予大夫官職,鄭君不遵令就被趕走。[5]脫張羽于厄:脫,解救。厄(e):患難、災難。張羽曾為梁孝王將,平吳楚之亂有功。詳《韓長孺列傳》。[6]太子舍人:太子屬官。職位最低,在門大夫、庶之、洗馬之下。[7]洗沐:例假。猶今星期日。[8]驛馬:往來傳送的快馬。[9]存:存問、探望。[10]請謝:請,謁見。謝,答謝。[11]遍:周全。[12]其慕長者如恐不見:他仰慕老前輩,常常積極地奔走拜望,像怕來不及見到他們。[13]官薄:官小位卑。[14]大父行(hang):大父,祖父。行,行輩。[15]稍遷為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稍遷,漸漸升級。魯中尉,魯國(建都今山東曲阜)中尉,武職。江都相,江都國(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國相。[16]以武安侯、魏其(ji)時議,貶秩為詹事:武帝曾令群臣朝議兩外戚武安侯田蚡與魏其侯竇嬰斗爭的長短,鄭莊時為右內史,初以竇嬰為是,后不敢堅對。引起武帝怒,降他為詹事,掌管皇后和太子家事。事見《魏其武安侯列傳》。秩,俸給。貶秩就是貶官。[17]遷為大農令:遷,升。大農令,九卿之一,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掌管國家賦役、租稅。[18]太史:太常屬官。與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并列。《史記會注考證》張文虎說:“太史疑內史之偽”,該是對的。如作太史,與下文“以其貴下人”的身分不合。[19]誡門下:教誡門下執事的人。[20]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有客來,不論貴賤立刻通報,要做到沒人等候在門外。[21]以其貴下人:將他尊貴的身分降下來與普通來客一樣。[22]仰奉賜以給諸公:仰,指望、依靠。奉,同“俸”。諸公,指賓客。全靠政府發的俸給用以應酬賓客。[23]饋遺(wei):以食物送人。[24]算:竹。全句說,鄭當時以食物饋人,盛禮品的不過竹食器。陳直《史記新證》說:“其時尚銅器、漆器,用竹器者稀,故傳文特紀之。”表示鄭當時節儉不奢。[25]不言:言,舉薦。全句說,每遇朝會,等候有向武帝進言機會,進言時從來沒哪次不推薦天下的賢能。[26]推轂:推車,借指推薦、推舉。全句說,他推薦一般人士和自己的屬吏,談起他們來真是有味,常常推重他們認為比自己賢。引,推重。[27]未嘗名吏:從沒稱呼過屬吏的名。[28]唯恐后:只怕說遲了。[29]翕(xi)然:形容言論、行為一致。山東:此處指華山以東。公:古代慣稱年長者為公。此句說,東方的學士和長者因此異口同聲地稱譽鄭莊。[30]視決河:視察黃河決口。自請治行五日:自己請求給五天時間整理行裝。[31]赍(ji)糧:赍,攜帶。[32]趨和承意:趨和,迎合。承意,順承武帝心意。[33]引:決,判定。[34]晚節:晚年。[35]匱:空虛,缺乏。[36]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多逋負:保舉的人雇人給大農當勞工,對勞工的工資拖欠甚多。任,保舉。賓客,雇人。康殷《文字源流淺說》釋金文賓字,“有致貝修敬意”。僦(jiu)人:僦,租賃。僦人即被人租賃的人,意即勞工。陳直據居延漢簡和漢晉西陲術簡匯編所載,稱“僦人為兩漢人之習俗語”。逋(bu)負,虧欠。[37]發其事:發,揭發、檢舉。[38]贖為庶人:贖,抵消、彌補。舊律規定,凡軍民犯公罪及生員以上犯輕罪者準許拿錢贖罪。鄭莊拿錢抵消了罪過作了百姓。[39]守長史:守,試職或暫時代理。長史,官名,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有屬官長史。鄭莊暫行丞相府長史之職。[40]中廢:中途罷官居家。
上一篇:《史記·汲鄭列傳第六十·大將軍青既益尊,姊為皇后,然黯與亢禮[1].》鑒賞
下一篇:《史記·汲鄭列傳第六十·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