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太史公》鑒賞
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時決策而名顯[1]。魏其之舉以吳楚[2],武安之貴在日月之際[3]。然魏其誠不知時變[4],灌夫無術而不遜[5],兩人相翼[6],乃成禍亂。武安負貴而好權[7],杯酒責望[8],陷彼兩賢。嗚呼哀哉!遷怒及人,命亦不延[9]。眾庶不載[10],竟被惡言[11]。嗚呼哀哉! 禍所從來矣[12]!
【段意】 對竇嬰、田蚡、灌夫進行評價,道出三人矛盾沖突的是非曲直。
注釋
[1]用一時句:指灌夫為報父仇,一時沖動沖入吳軍而聞名天下。[2]魏其句:魏其被推舉,是因為要鎮壓吳楚的叛亂。[3]武安句:指田蚡是靠著與武帝及王太后的親戚關系而顯貴起來的。古以日喻帝,月喻后。[4]不知時變:不了解客觀形勢的變化。[5]無術而不遜:沒有本事而又不謙遜。[6]相翼:互相協助,結為同黨。[7]負貴而好權:倚仗地位高,喜歡玩弄權術。[8]杯酒責望:為喝酒小事而怨恨。望,怨。[9]遷怒二句:田蚡怨恨灌夫,同時連帶陷害灌夫的朋友魏其,但自己命也不長,不久便驚恐而死。[10]載:通“戴”。擁護。[11]竟被惡言:終究得個壞名聲。[12]禍所從來矣:言竇嬰、灌夫被陷害,田蚡也不得好死,都是由于王太后無理偏袒田蚡的緣故,禍事的前因后果是復雜的。
上一篇:《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其春[1],武安侯病,專呼服謝罪[2].》鑒賞
下一篇:《史記·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建元中,武安侯田蚡為漢太尉[1],親貴用事[2],安國以五百金物遺蚡[3].》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