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三杰》
【本書體例】
坤德、振根、崇雄著。21回,26萬1千字。海峽文藝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長篇小說“奇門三杰”敘述的是“自然門”三代宗師徐矮師、杜心五、萬籟聲的傳奇故事。
清道光年間,四川東部某地有個姓徐的舉人晚年得子,夫婦倆欣喜非常。只是孩子生來就氣血不足長得矮小,人稱“小矮佬”。他就是“自然門”的創始人徐矮師。徐矮師從小聰明伶俐、才思敏捷,父親一心想讓他飽讀經書,日后考取功名。怎奈徐矮師對經書不感興趣,偏好武刀弄槍,后拜師習武,從大自然、莊子學說、佛家哲理中參悟出“自然”功法。他刻苦演練,終于名震四川,成為一代武林宗師。
“自然門”的第二代傳人杜心五系湖南慈利縣人氏。自幼酷愛武術,十三歲就將鎮上的王教頭打敗。徐矮師云游四海途經慈利,見杜心五活潑可愛、心地善良,遂收心五為徒,傳授他“自然”功法。七年后,杜心五思念師父,只身一人趕赴四川,千里尋師,他勇會“飛鏢楊”幫助龐黑六奪四鏢車;血祭“云片花”(寶劍的名稱)力斬淫賊李老頭;大鬧馬家寮為民除害。從此杜心五的威名遠揚。二十世紀初為尋求中華民族的出路,杜心五留學日本,在日本結識了宋教仁、孫中山等一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杜心五積極投身革命,組織游行、集會,擔任孫中山的侍衛長,擂臺上大敗日本武士,為國揚威。辛亥革命后軍閥混戰,各派軍閥紛紛邀請杜心五作保鏢,為躲避軍閥的騷擾,杜心五裝瘋賣傻,行乞浪跡江湖。后來杜心五遇到武漢青年萬常青(萬籟聲)三次登門拜師,杜心五見他品形端正,勤奮好學,于是收他為徒,悉心將畢生所學傳授于他。萬籟聲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在南京舉行的全國比武中獲得第一。為弘揚民族文化,萬籟聲撰寫《武術匯宗》打破了武林幾千年相互保守、封閉的陋習。他各處興辦武館,下江南、赴南疆傳授武術。抗日戰爭中他堅守民族氣節,不與漢奸同流合污,為搭救抗日人士,他只身獨闖“虎穴”盜出黑名單,不久,事態敗露,萬籟聲被捕入獄。在獄中他怒斥敵人,大義凜然。深夜,在友人的幫助下,萬籟聲施展輕功越墻而走……
解放后,黨和國家關懷武術的弘揚和發掘,更使萬籟聲有了用武之地;雖然歷經10年內亂,萬籟聲卻矢志不移,仍然為武術事業辛勤地工作著。
清道光年間,四川奇人徐矮師創“自然門”功法,揚名華夏。與其他武術門派不同,“自然門”無所師承,不拘泥對前人一、兩個武術門派的繼承。它取天下武林之精華,匯百川之流于一家,其功法指導思想取法老莊學說和佛機禪理。徐矮師面對浩繁紛紜的自然,參悟出“自然而然”的武術真諦。“自然門”一經問世,便震驚武林,令天下英雄豪杰嘆為觀止,又經第二代、第三代傳人杜心五、萬籟聲兩代人的弘揚光大更是大放異彩。長篇小說《奇門三杰》就是一部反映“自然門”功法發展的小說。
有人將武俠小說戲稱為“成年人的童話”。的確,從大多數作品看,武俠小說的審美價值更多地表現為下層廣大人民對武俠精神的一種崇拜,而不是對社會、時代的直接反映。
無論是金庸、古龍、梁羽生;還是當代大陸武俠小說的作家群,他們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幾乎都是憑空杜撰。即使個別人物、事件歷史確有其事、其人,為了表現武俠的神勇無比、情節的離奇,也被作家加入了大量的主觀色彩,使之與歷史的本來面目大相徑庭。所以,從本質上說武俠小說是浪漫主義的,或者說充滿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我們無意評說這一傾向的功過是非,但文學的主要功用應該是社會的反映。長篇小說《奇門三杰》中的三位主人公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小說中記敘他們的主要事跡也多有史據。當然,我們決不是說所有武俠小說的人物、事件都應該有人可查,有史可依。武俠小說和所有文學作品在創作上所遵循的應該是“藝術的真實”這一準則。但許多武俠小說卻片面地夸大了武俠的作用,使書中經常可以看到隔山擊人、騰云駕霧等荒誕不經的場景。以幾個武俠就可以移山填海,改天換地,實在令人可笑《奇門三杰》克服了上述作品中的缺陷,還歷史一個本來的面目。徐矮師面對險峰怪嶺,云海蒼松參悟出曠世驚駭的“自然”神功,他用這套功法打敗了自己的師傅,名震武林。杜心五接飛鏢、斬淫賊傳名四海。他們雖武功超絕,卻又是現實中實實在在的血肉之軀,小說中的武打技擊絕沒有令人云山霧罩的描寫,“自然而然”,樸實生動。作者弘揚的是憤世嫉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武俠精神,而沒把筆墨放在制造各式各樣的噱頭上。因此,在《奇門三杰》中我們更看不到如“九陰白骨爪”“子午斷魂針”等主觀臆造的武功、兵器。
和一些武俠小說比較,《奇門三杰》中記述的人物、事件大多有據可查,所以我們說《奇門三杰》在“武俠小說”前面還要加上“紀實”二字。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渴望文學作品能夠反映現實生活的真人真事,這一渴望在中國文壇上引發了一場“紀實”文學的熱潮。紀實文學主要包括報告文學和紀實小說兩種。以紀實的形式寫武俠小說這種方法并不多見。與一般武俠小說相比,《奇門三杰》所反映的人物是歷史赫赫有名的大俠,親切、可信;另一方面,“自然門”雖然聲名遠播,歷經百年,然而世人對其奧妙及傳人的事跡卻知之甚少?!镀骈T三杰》恰恰記敘了“自然門”的百年興衰,使我們了解了“自然門”產生、發展的過程。從另一角度說《奇門三杰》又是中國近代武術史的一個縮影。
“文學是時代、社會的反映”?!镀骈T三杰》提高武俠小說固有的思想水平,賦予武俠精神以新含義。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自然門”三代宗師成長經歷中得到印證。徐矮師是舊式武俠的典型代表,他行俠仗義、忠義正直。杜心五的前半生同師父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他目睹清政府的腐敗,外強的侵略,立志尋求新的救國之路。而萬籟聲的身上既保持繼承正直忠義的武俠傳統,又摒棄了武林上千年的門戶之見,將自己所學匯集成書公之于世,他興辦武館、傳授武功,真正起到了弘揚、傳播武術的作用。八年抗戰,他嚴守氣節,不向日寇屈服。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近代歷史上武林志士探求真理、追求光明的軌跡。
長篇小說《奇門三杰》敢于打破武俠小說創作的成規,以紀實小說的形式謳歌了近代史上的武林英豪。小說融歷史、時代、傳奇于一體,對于今后武俠小說的創作道路無疑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上一篇:《奇劍三燈》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奇陣屠龍刀》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