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田叔列傳第四十四·仁以壯健為衛將軍舍人[1],數從擊匈奴[2]。》鑒賞
衛將軍進言仁,仁為郎中。數歲,為二千石丞相長史[3],失官。其后使刺舉三河[4]。上東巡,仁奏事有辭[5],上說,拜為京輔都尉[6]。月馀,上遷拜為司直[7]。數歲,坐太子事。時左丞相自將兵,令司直田仁主閉守城門[8]。坐縱太子,下吏誅死[9]。仁發兵,長陵令車千秋上變仁,仁族死[10]。陘城今在中山國[11]。
【段意】 略述田仁的軍事、監察才能與其悲劇性結局。
注釋
[1]衛將軍:衛青,衛皇后弟,官至大將軍,封長平侯。前后七次出擊匈奴,解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2]數(shuo):多次。[3]二千石:秦漢時用官員俸祿的數量來衡量官階的大小。漢代官吏俸祿等級,自九卿郎將至郡守尉均為二千石。丞相長史:官名。丞相府屬官之長,秩千石。文中“丞相長史”前標以“二千石”,突出其例外。[4]刺舉:偵視檢舉。三河:指河東、河內、河南三郡。[5]辭:口供論斷。全句說,田仁報告案件有口供論斷。[6]京輔都尉:官名。掌京城治安,秩二千石。[7]司直:官名。佐丞相舉不法。[8]主:主管。[9]下吏:交法官審訊。[10]全名說,田仁發兵到長陵,長陵令車千秋上告田仁叛變,田仁被滅族處死。按前文已言田仁坐縱太子而下吏誅死,這里又說田仁發兵被告發族死,自相矛盾。前人疑此句為傳辭異聞,非司馬遷原文。[11]這句話前人也懷疑不是馬遷原文,而是篇首“趙陘城人”的注文。
上一篇:《史記·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后數歲,叔坐法失官.》鑒賞
下一篇:《史記·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