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良使王融謂之曰:“神滅既自非理,而卿堅執(zhí)之,恐傷名教。以卿之大美,何患不至中書郎,而故乖剌為此,可便毀棄之。”縝大笑曰:“使范縝賣論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書郎邪。” ○《南史·范縝傳》
[述要] 齊武帝時,竟陵王蕭子良派王融對堅持神滅論的范縝說:“講神會滅亡,不合理義,然而你卻固執(zhí)己見,這樣恐怕有損儒家禮教。憑你的聰明才智,還怕做不到中書郎嗎!如果你繼續(xù)堅持這種謬論,那么,你的美好前程就會因此被毀掉!”范聽了,放聲大笑,說:“假如我范縝為了升官而出賣思想,早已做到尚書令、仆射了,哪里還會只是中書郎啊!”
[事主檔案] 范縝(約450—約510) 南朝齊梁時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字子真。南鄉(xiāng)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人。先后仕齊、梁,任尚書殿中郎、尚書左丞等職。初在南齊竟陵王蕭子良西邸發(fā)表反對佛教和因果報應的言論,退而著《神滅論》。后梁武帝宣布佛教為國教,于天監(jiān)六年(507)命王公朝貴及僧正六十余人反駁《神滅論》,仍不能屈。他論證形體和精神的關(guān)系是“質(zhì)”和“用”的關(guān)系,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質(zhì)實體,而是人的形體的一種作用,有力地批駁了佛教神不滅論。著作多佚,《神滅論》、《答曹舍人》等篇保存在《弘明集》中。
上一篇:《不為立傳 丁儀 丁廙 陳壽》
下一篇:《不肖故使楚 晏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