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七年冬,上自往擊,破信軍銅鞮[1],斬其將王喜。》鑒賞
信亡走匈奴。(與)其將白土人曼丘臣[2]、王黃等立趙苗裔趙利為王,復收信敗散兵,而與信及冒頓謀攻漢。匈奴使左右賢王將萬馀騎[3],與王黃等屯廣武以南[4],至晉陽,與漢兵戰,漢大破之,追至于離石[5],復破之。匈奴復聚兵樓煩西北[6],漢令車騎擊破匈奴。匈奴常敗走,漢乘勝追北,聞冒頓居代(上)谷[7],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8],還報曰“可擊”。上遂至平城[9]。上出白登[10],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11],閼氏乃說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厄[12]。”居七日,胡騎稍引去[13]。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14]:“胡者全兵[15],請令強弩傅兩矢外向[16],徐行出圍。”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漢亦罷兵歸。韓信為匈奴將兵往來擊邊。
【段意】 寫漢王與韓王信部和冒頓三次交戰的情況。第一次在漢王七年,漢王親自帶兵在銅鞮大敗韓王信,信逃到匈奴,其將曼丘臣等搜集殘部,另立新王與信、冒頓等策劃攻漢。第二次是匈奴主動出擊,在晉陽、離石、樓煩西北三次被漢王軍擊潰,漢軍乘勝追擊。第三次是漢王向冒頓發起進攻,結果在白登被冒頓軍重重包圍,漢王派人用重禮饋贈冒頓妻子閼氏,閼氏勸說冒頓,七天后冒頓軍漸漸后退。漢王用陳平之計,乘霧突圍。最后寫韓王信帶領匈奴軍隊繼續騷擾漢王邊境。
注釋
[1]銅鞮(di):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沁縣南。[2]白土:古縣名,屬上郡。舊城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右翼中旗南。[3]左右賢王:匈奴手下的統帥。[4]屯:駐防。廣武:古縣名,西漢置,在今山西代縣西南。[5]離石:古縣名,在今山西省西部,呂梁山西側,黃河支流三川河流域一帶。[6]樓煩: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朔縣東。[7]代谷:山名,今山西代縣西北。[8]視:察看。[9]平城: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東。[10]白登: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東北。[11]閼氏(yanzhi):單于的嫡妻,相當于皇后。[12]厄:受困。[13]稍引去:漸漸避開。[14]中尉陳平:中尉,掌握京城治安的武官;陳平,陽武(今河南原陽縣)人,先依附項羽,后投奔劉邦,是劉邦的重要謀臣,被封為曲逆侯。惠帝時任左丞相,文帝時任丞相。[15]全兵:指匈奴的武器全部都是弓和矛。[16]傅:通“附”。
上一篇:《史記·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1],長八尺五寸.》鑒賞
下一篇:《史記·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漢十年,信令王黃等說誤陳豨[1].》鑒賞